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2012-07-09 21:45:06)
标签:

沈从文

湘西

《边城》

百年文学

分类: 我的著作

沈从文凤鸣湘西

     “昨天您提到沈从文,说他可以排在现代小说家的前几名。今天就说说他好吗?”沛沛向爷爷提议。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好啊。沈从文的小说同沙汀、艾芜有共同之处,即地方色彩浓郁,让人读后难忘——这多半跟作者诞生在一个特殊地域有关。

     不错,沈从文的老家是湘西凤凰县,那里是苗人和土家人聚居的地方,由于‘山高皇帝远’,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小,民风也就格外淳朴。

沅水从这里流过,滋润着这里的山川草木,这一带的自然风光也因此美得像画儿似的。又因为有了这条河,使得这个偏僻的地方不至跟外界完全隔绝。

沈从文自幼在这条大河边长大,他爱这条大河,对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小说、散文,说一千、道一万,总离不开沅水,离不开湘西这块土地。

     沈从文的家族,有着苗族人的血统和军人的气质。他的祖母,就是一位苗家女子。他家几代都是军人,他的祖父隶属于湘军,因作战勇敢,二十六岁就当上了贵州提督!父亲也是位军官,而且总希望自己的爱子将来能继承祖业,做个将军!

     但沈从文的表现却让家里寒心:虽然在母亲的教导下,四岁时他已能认六百多字。但自从被送进私塾,却总是千方百计地逃学,把书篮(相当于书包)藏到土地庙里,然后到各处去闲逛!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他独自出城到山上去玩,或是来到城外的庙宇、会馆,看匠人做工、店铺做买卖、闲人们下棋、打架……他看杀牛,也看杀人,小小年纪,社会的这本‘大书’已被他翻了个够。只要他一闭眼,凤凰城的一切人物风景,就全在他的小脑子里映现并活动起来。

     以后他当了兵,足迹踏遍湘西,眼界更宽更广。这块风情独特的土地呀,人和事也都带着传奇色彩。像他那位做过‘山大王’的军官朋友,还有被官军捉住杀掉的美丽的女‘土匪’,他们的故事不用渲染,就是引人入胜的传奇小说。——当然,作者经历的事情,也有带着血和泪的。如官军一次‘清乡’,就杀掉两千多人!

     沈从文在军队里给一位高级军官做书记——也就是文书一类随员。他读了不少书,以后又接触了新文学。他对人生产生了困惑,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不懂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古代文人有‘投笔从戎’的美谈,他此时想的却是‘弃武从文’!终于,在那位开明军官的支持下,他乘上北去求学的列车,到了北京。又在就业无路、升学无门的困境中,拿起了笔,开始学习写作。这一年,他二十岁。

     于是发生在湘西土地上的动人故事,便如沅水一样,汩汩地从他的笔下流出来,再也不能停息。

三十年代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入伍后》、《龙朱》、《都市一妇人》、《边城》、《八骏图》、《绅士的太太》、《月下小景》等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长河》,可惜没有写完。

1949年以前,他总共出版了六十多部小说、散文集。——他也由一个乡下孩子,成了全国知名的大作家,著名的大学教授啦!”

萧萧媚金,悲剧同演

     沈从文的小说,写的多是湘西乡下的平常人、寻常事。情节也是平平淡淡的,并没有多少曲折。像《萧萧》吧,讲的不过是个童养媳的平凡一生。她嫁到丈夫家时只有十二岁,丈夫更是个还没断奶的三岁孩子,常被萧萧抱着,当小弟弟哄。

萧萧一天天长大,懂了一些“人事”。有个外号叫花狗的长工,没事便同她拉话,还唱山歌引逗她。终于,萧萧怀了身孕,花狗却逃走了。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萧萧犯了族规,等待她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沉潭——扔进水潭淹死;要么发卖。只是因为在等待发卖时,她已生下一个男孩子来。一家人喜欢这男孩儿,萧萧才躲过了这场灾难。这男孩儿从此成了她婆家的一员,取名叫牛儿。

     牛儿长大了,管萧萧的丈夫叫大叔,大叔答应着,从不生气。以后牛儿也娶了童养媳,比他大六岁。这时,萧萧与丈夫所生的孩子才三个月。萧萧抱着婴儿看迎亲,哄着他说,将来长大了要给他讨个女学生做媳妇哩。

     小说中的萧萧,并没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惨。当她看着又一幕悲剧在眼前发生时,她的心情是那么平静。——也许正是这种不动声色的写法,更能激起读者心中的涟漪吧?

     另一个短篇《媚金、豹子与那羊》更像是个民间故事。媚金是白苗中最美的女人,能跟她相配的只有那个叫豹子的年轻男子。豹子长得英俊,而且有着一切美德。他俩是因唱歌而相爱的,并约定在山洞里幽会,豹子还答应带一只小山羊做为礼物。

     媚金在山洞中等了又等,豹子还没出现,她几乎失望了。——其实豹子这时正为找那只小羊而奔忙呢。他跑了许多村庄,挑遍了所有的羊群,但不是个子大,就是毛不白。最后他在路边深坑里救起一只受伤的小羊,还回了趟村子为羊治伤。

待他来到山洞时,天已经快亮了。媚金呢,认为自己受了欺骗,竟拔出刀子刺进自己的胸膛!——豹子没辜负她的爱,用同一把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篇小说的题材来自苗民的传说,原来的故事不过是说媚金久等不去,冻死在山洞里。可经作者一改,却显出一种凄美悲壮来。——不难看出,这里面还有着《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影子呢。作者不光从民间汲取文学营养,外国文学也给了他很多启发。

《边城》:明山秀水蕴真珠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不用说,故事仍是发生在湘西这块土地上。这儿有座小山城叫茶峒,城边小溪山坡上有座白塔,塔下的渡口边住着位管摆渡的老人,带着十五岁的小孙女翠翠,还有一条懂事的大黄狗。

     小溪的水可真清啊,河床是大片的石头做成的,即使深到一篙插不到底的地方,那水照样清得见底,连河中游鱼也可数得一清二楚!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大概因为七十岁的摆渡老人喝了一辈子溪中的清泉,他的心地正直又善良。他管摆渡,官家供他吃用。不管日子多苦,他从不要过往旅客一个铜板。你要遇上他在渡口跟旅客争得脸红脖子粗,不用说,他是为了人家付给他辛苦钱而生气呢。争吵的结果,是钱还给人家,还要人家接受他一束烟叶才肯罢休!

     小孙女翠翠是他唯一的亲人——翠翠的母亲本是老人的独生女,因与一个士兵恋爱,有了这孩子。士兵殉情而死,母亲在生下她之后,也悒郁死去。这个苦命的女孩儿,在青山绿水的涵养与老人的爱抚下长大了。她长得可真美啊: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来完成任务了。

 

这么美的姑娘,又有哪个小伙子见了不动心?

大老和二老,翠翠看上谁?

茶峒掌管码头的船总顺顺,是地方上的一位好汉。他白手起家,如今有了四条船。他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威望。

他的两个儿子也很出众:大的叫天保,人称“大老”,十八岁了,像他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二的叫傩送(傩,nuo2),人称“二老”,如今十六岁,同样能干,并且长得眉目清秀,绰号叫“岳云”——因为只有戏台上漂亮的岳公子才能跟他相比。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端午节的时候,翠翠随爷爷到码头去看赛龙船、捉鸭子。爷爷不放心渡头的工作,回去照看渡船。翠翠等到天晚,不见爷爷来接,正在着急,水中钻出一个捉鸭子的年轻人来。

那人问明情况,便邀翠翠到他家楼上去坐。翠翠误会了人家的好意,轻轻骂了一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对方笑了:“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喊救命!”“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翠翠倔强地回答。——原来这人就是二老傩送。他走后不一会儿,有个人来送翠翠回了家。这人是二老派来的,二老一眼就喜欢上这姑娘啦。

     大老天保也看上了翠翠。一次过摆渡,他心直口快地跟老人说:翠翠长得真标致,简直就像是观音。过两年我不必到外面四处奔波了,一定每夜到溪边来为翠翠唱歌。——照当地的风俗,小伙子夜间为姑娘唱歌,就是求婚的意思。

     老人怎么回答大老呢?他说,下棋有车路有马路。走车路呢,就让爹娘派人来正式提亲,那就要看翠翠乐意不乐意了。走马路呢,就是你到溪边来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用歌声来打动姑娘的心。

大老先走车路,真的让爹爹派人来提亲了。可翠翠不置可否。她心里装着另一个人呢——自然就是二老!

旧塔新坟,青春永在

追求二老的人家真不少,王乡绅家要拿一座崭新的碾坊做陪嫁哩。可二老不要那碾坊,宁愿继承这只破渡船!

有一天,在那座新碾坊里,哥儿俩各自剖露了胸怀,这才知道:两人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可爱情这事,可不作兴谦让。最公正的办法,是两人到溪边唱歌。谁的歌得到姑娘的答复,姑娘自然就是谁的。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翠翠在梦中听到了美妙的歌声,她觉得身子都被歌声浮起来了!——这歌儿是二老唱的,可就只唱了这一夜。因为大老知道自己不是对手,第二天就坐船往下河去了。船到茨滩出了事,水性那么好的大老,竟淹死在水里!

     哥哥死了,二老的心沉重极了。老船夫觉得,二老似乎对自己起了反感,见了面,态度总是冷冷的。

也许,二老恨的是他自己吧?他虽然深深爱着翠翠,可又怎么能在哥哥死后,马上去追求哥哥热恋过的姑娘呢?何况姑娘见了二老,也总是淡淡的……家里人又逼二老接受新碾坊,他终于也坐船下了桃源。

     老船夫到船总顺顺家打听二老的情况,遭到船总的冷淡。以后又从王乡绅的媒人那里,听到二老已经接受新碾坊的消息(其实是谎言)。——当天夜里,雷雨交加,这位把孙女当做心肝儿的老人,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而他的渡船,也恰在这一夜被山水冲走。岸边的白塔,也倒塌掉了!

     船总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翠翠死说活说不肯离开爷爷的新坟!—— 一个老马兵代替了爷爷,陪伴着翠翠。翠翠的妈妈在世时,他曾热烈地追求过她。

到了冬天,倒塌的白塔已被修好了。可那个月下唱歌的年轻人还没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人美俗,反照“文明”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中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桃花源,这里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

     翠翠这个天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涵养教育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都出自天性,无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着自然人性……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

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这就使得小说象是一池醇酒,芳香扑鼻,碧色照人了。

     是啊,作者写这篇小说,正是为了让人们认识这个民族过去的伟大与眼下的堕落,好来帮助那些为民族的复兴大业默默工作着的同胞们哪。——只是他把过去美化得有点过分,未免让人有点沉醉于过去的年代,不愿意回头朝前啦!

    沈从文的小说,流畅得如同散文和诗歌。他的散文,却又带着诗歌和小说的韵味。他似乎从不着意去编织、渲染,只是平静地讲述着他那永远讲不完的不寻常经历,让读者听得入迷,几乎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对于城市里的“文明”总有点看不惯。不过说来也怪,在他那带有乡土气的小说里,哪怕是土匪、流浪汉,甚至娼妓,也都有着淳朴美好的一面,并不像城里的绅士、文人们,用外表的文明,掩饰着内心的污浊和虚伪。

     沈从文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编过杂志,参加过新月社的活动。他本人没有加入“左联”,可他跟左翼作家胡也频、丁玲有着很深的交情。胡也频被捕入狱后,他还多方设法营救呢——他有着一颗正直的心。

抗战期间,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又到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他没有写更多的作品,而是改行从事历史研究,在传统服饰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成绩。

(本文节选自拙著《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第二二天“《边城》与《围城》,沈、钱味不同”。图片来自网上:①湘西凤凰风光;②青年沈从文;③沈从文作品集;④《边城》插图:翠翠和爷爷;⑤《边城》封面;⑥《边城》插图二;⑦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限量签名版已在当当推出!

这是一套文学通俗读本——场景:槐树下、书房中;时间:三个寒暑假的125个夜晚;内容:祖孙聊天,介绍古今中外600多位顶尖作家的数千部(篇)经典文学作品!全套 3 部 5 册,语言亲切、文图并茂,是孩子们可心的暑期读物!

自己做广告,总有些“老王卖瓜”之嫌,呵呵!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81511&ref=product-0-F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