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从“边城”走来(《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节选)
(2012-07-09 21:45:06)
标签:
沈从文湘西《边城》百年文学 |
分类: 我的著作 |
沈从文凤鸣湘西
沅水从这里流过,滋润着这里的山川草木,这一带的自然风光也因此美得像画儿似的。又因为有了这条河,使得这个偏僻的地方不至跟外界完全隔绝。
沈从文自幼在这条大河边长大,他爱这条大河,对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小说、散文,说一千、道一万,总离不开沅水,离不开湘西这块土地。
他独自出城到山上去玩,或是来到城外的庙宇、会馆,看匠人做工、店铺做买卖、闲人们下棋、打架……他看杀牛,也看杀人,小小年纪,社会的这本‘大书’已被他翻了个够。只要他一闭眼,凤凰城的一切人物风景,就全在他的小脑子里映现并活动起来。
古代文人有‘投笔从戎’的美谈,他此时想的却是‘弃武从文’!终于,在那位开明军官的支持下,他乘上北去求学的列车,到了北京。又在就业无路、升学无门的困境中,拿起了笔,开始学习写作。这一年,他二十岁。
三十年代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入伍后》、《龙朱》、《都市一妇人》、《边城》、《八骏图》、《绅士的太太》、《月下小景》等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长河》,可惜没有写完。
1949年以前,他总共出版了六十多部小说、散文集。——他也由一个乡下孩子,成了全国知名的大作家,著名的大学教授啦!”
萧萧媚金,悲剧同演
萧萧一天天长大,懂了一些“人事”。有个外号叫花狗的长工,没事便同她拉话,还唱山歌引逗她。终于,萧萧怀了身孕,花狗却逃走了。
待他来到山洞时,天已经快亮了。媚金呢,认为自己受了欺骗,竟拔出刀子刺进自己的胸膛!——豹子没辜负她的爱,用同一把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篇小说的题材来自苗民的传说,原来的故事不过是说媚金久等不去,冻死在山洞里。可经作者一改,却显出一种凄美悲壮来。——不难看出,这里面还有着《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影子呢。作者不光从民间汲取文学营养,外国文学也给了他很多启发。
《边城》:明山秀水蕴真珠
大概因为七十岁的摆渡老人喝了一辈子溪中的清泉,他的心地正直又善良。他管摆渡,官家供他吃用。不管日子多苦,他从不要过往旅客一个铜板。你要遇上他在渡口跟旅客争得脸红脖子粗,不用说,他是为了人家付给他辛苦钱而生气呢。争吵的结果,是钱还给人家,还要人家接受他一束烟叶才肯罢休!
这么美的姑娘,又有哪个小伙子见了不动心?
大老和二老,翠翠看上谁?
茶峒掌管码头的船总顺顺,是地方上的一位好汉。他白手起家,如今有了四条船。他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威望。
他的两个儿子也很出众:大的叫天保,人称“大老”,十八岁了,像他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二的叫傩送(傩,nuo2),人称“二老”,如今十六岁,同样能干,并且长得眉目清秀,绰号叫“岳云”——因为只有戏台上漂亮的岳公子才能跟他相比。

那人问明情况,便邀翠翠到他家楼上去坐。翠翠误会了人家的好意,轻轻骂了一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对方笑了:“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喊救命!”“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翠翠倔强地回答。——原来这人就是二老傩送。他走后不一会儿,有个人来送翠翠回了家。这人是二老派来的,二老一眼就喜欢上这姑娘啦。
大老先走车路,真的让爹爹派人来提亲了。可翠翠不置可否。她心里装着另一个人呢——自然就是二老!
旧塔新坟,青春永在
追求二老的人家真不少,王乡绅家要拿一座崭新的碾坊做陪嫁哩。可二老不要那碾坊,宁愿继承这只破渡船!
有一天,在那座新碾坊里,哥儿俩各自剖露了胸怀,这才知道:两人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可爱情这事,可不作兴谦让。最公正的办法,是两人到溪边唱歌。谁的歌得到姑娘的答复,姑娘自然就是谁的。
也许,二老恨的是他自己吧?他虽然深深爱着翠翠,可又怎么能在哥哥死后,马上去追求哥哥热恋过的姑娘呢?何况姑娘见了二老,也总是淡淡的……家里人又逼二老接受新碾坊,他终于也坐船下了桃源。
到了冬天,倒塌的白塔已被修好了。可那个月下唱歌的年轻人还没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人美俗,反照“文明”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中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桃花源,这里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
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着自然人性……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
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这就使得小说象是一池醇酒,芳香扑鼻,碧色照人了。
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对于城市里的“文明”总有点看不惯。不过说来也怪,在他那带有乡土气的小说里,哪怕是土匪、流浪汉,甚至娼妓,也都有着淳朴美好的一面,并不像城里的绅士、文人们,用外表的文明,掩饰着内心的污浊和虚伪。
抗战期间,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又到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他没有写更多的作品,而是改行从事历史研究,在传统服饰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成绩。
(本文节选自拙著《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第二二天“《边城》与《围城》,沈、钱味不同”。图片来自网上:①湘西凤凰风光;②青年沈从文;③沈从文作品集;④《边城》插图:翠翠和爷爷;⑤《边城》封面;⑥《边城》插图二;⑦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限量签名版已在当当推出!
这是一套文学通俗读本——场景:槐树下、书房中;时间:三个寒暑假的125个夜晚;内容:祖孙聊天,介绍古今中外600多位顶尖作家的数千部(篇)经典文学作品!全套 3 部 5 册,语言亲切、文图并茂,是孩子们可心的暑期读物!
自己做广告,总有些“老王卖瓜”之嫌,呵呵!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81511&ref=product-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