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公案,快意恩仇(上)

标签:
侠义公案儿女英雄十三妹京腔 |
分类: 我的著作 |
第三天:“侠义”“谴责”,南北分流——儿女英雄,文康梦呓——传奇十三妹,京腔最动听——石玉昆:《龙图耳录》说包公——三侠五义,最爱玉堂——智化盗宝,叙事如神——书不如戏的《施公案》
“爷爷,昨天我在书架上找书时看到一本《三侠五义》,应该也是近代作品吧?”沛沛问。
“不错。”爷爷端起茶杯,屋子里满是龙井的清香,“小说到了近代,走的是下坡路。不过从数量上看,却又是空前繁荣——目前存世的一千多种白话小说里,近代‘生产’的足有八九百部!不过像《三国》、《水浒》、《西游》、《红楼》那样的大家名著,却再也不曾出现。
当然,也不是一部像样的都没有。例如这一时期的侠义公案小说和谴责小说就都挺好看。
‘侠义’小说脱胎于《水浒传》,里面总要有几位见义勇为、抑强扶弱的侠客,如《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三侠五义》中的展熊飞、白玉堂等。到后来,这类小说又加入清官断案的内容,侠客也不再跟官府作对,反而给清官当上‘保镖’,这就成了‘侠义公案’小说的套路。像《三侠五义》、《施公案》等,都属此类。
至于‘谴责’小说,顾名思义,那是谴责社会弊端的作品,跟讽刺巨著《儒林外史》一脉相承。有的还继承了《儒林》的结构特点,由一段段故事连成长篇,就是学者所说的‘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啊。
可为什么不把这类作品称作‘讽刺小说’呢?原来,它们虽然也有讽刺社会的功效,却只停留在暴露黑暗的层面上。如同有人撩起衣襟给人家看痈疮,却像是‘显摆’似的,脸上还有点洋洋自得的神情——这样的作品,当然够不上‘讽刺’的格啦。因而鲁迅提出‘谴责小说’的名目来,以示区别。
又有学者把清末小说分成南、北两派。说是北方的小说语言流畅、技巧高明,可思想却有点陈旧保守;譬如侠义公案小说的作者,便多是北方人。而南方的小说则能表达出更深刻的思想见解来——不错,谴责小说的作者,也确实以南方人居多。
好,今明两天,咱们就来谈谈近代文坛的小说创作。”
儿女英雄,文康梦呓
较早的侠义小说是《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姓费莫氏,是满洲镶红旗人。小说发表时署名“燕北闲人”。他家祖上做过大学士,到他这儿,只混了个贡生。由于家里有钱,花钱捐了个官儿,不过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家。
小说写于道光年间,男主人公安骥是个官宦子弟,因爹爹遭上司陷害,他带了银子前去援救。可是这个书呆子从没出过远门,又哪里知道路途的险恶呢。他先是遇到两个心怀不轨的脚夫,把他骗到一条偏僻小道上,正待下手,不料牲口受惊,一气儿跑到了能仁寺。两个坏脚夫没机会动手,只得跟着他进了能仁寺里。
安公子怎么也想不到,救他性命的竟是个头裹红绸、一身红装的英俊女子!——不错,此人正是小说女主角何玉凤,人称“十三妹”。她本是名门之后,父亲遭权奸陷害。为了替父报仇,她练就一身好本领。
此前,她在旅店遇上安公子,对他产生好感,决定暗中保护他——可安公子却是“有眼不识金厢玉”,见这女人轻轻一拎就把个石碌碡(liu4zhou,一种用来碾压粮食的石滚子)拎起来,还以为遇上女强盗了呢,吓得要命。
十三妹杀死能仁寺的强贼,救了安公子和另一个被囚禁的民女张金凤,并撺掇两人成了亲。不久,因奸臣被戮、大仇已报,十三妹最终也嫁给了安骥。
安骥救出父亲,自己中了探花,做了高官,功成名就、夫贵妻荣,还有比这更美满的结局吗?
可实际上,作者文康写小说时,家道早已败落,自己独处陋室,穷得只剩一副笔砚——由此看来,这书不过是一个没落贵族的繁华梦罢了。比起《红楼梦》,思想性差着一大截呢。
传奇十三妹,京腔最动听
说到这书的书名,有不少读者纳闷:安骥是个只会读书的“窝囊废”,哪里称得上“英雄”呢?把书名改成“女儿英雄传”还差不多!——对此,文康自己有一番解释,说什么“有了英雄至性才能成就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能做出英雄事业”,这里面又还包含着忠臣孝子的那套理念——总之,思想是够“冬烘”的。
不过小说情节还是满有意思,文字也生动流畅。文康是地道的北京人,书中故事全用北方官话叙述,娓娓道来,带着北京话特有的生动准确和从容不迫。
就说十三妹客店提碌碡的那段吧,前面先铺垫安骥误认十三妹是强盗,想让张三、李四两个更夫把客栈院子里的石碌碡搬进屋里顶上门。张、李费尽力气,石碌碡竟分毫不动!
不想十三妹不请自来、情愿代劳,到跟前把石碌碡往前推推、往后拢拢,待石头周围的土松动了,只一撂,就把碌碡撂倒了:
看看这几个字眼儿用得多么准确:一推,一勾,一悠,一提,何等轻松自如。两个指头勾着二百多斤的碌碡,还有那份闲心让张三、李四拂落土呢,这简直就是俏皮!
从思想主旨上看,这部书并无太多可取之处。不过研究语言的学者却十分看重这部小说,认为《儿女英雄传》是处在《红楼梦》和现代普通话之间的一级重要台阶。
对了,因安骥娶了金凤、玉凤,这书还有个名字,就叫《金玉缘》。
(本段节选自拙著《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部分》,有修订。图片从上至下:①《儿女英雄传》封面;②京剧舞台上程砚秋饰演的十三妹;③连环画《十三妹》选页;④拙著“文学五千年系列”三册,右一为《中华文学五千年》之“近现代部分”;⑤“文学五千年系列”经深度修订由团结出版社重新推出,已出版《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未来拟推出《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