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玫瑰花很美,却有扎手的刺。
同样,对于当前一些家电厂家推崇的“工厂 电商”运营模式亦是如此。看上去很美,家电工厂只管生产产品,特别是那些成本便宜,并披上了“高性价比”外衣的产品,然后所有销售环节、功能包装、概念炒作等都交给电商平台去解决。
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为什么这么说?
最直观结果,被电商吃掉沦为代工厂
不涉及销售环节,看上去可以让家电企业在工厂定位下,专注做好产品。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营销资源投入,营销人力成本。但是,来自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和反馈等信息,从何来而?最终就是来自于电商平台的反馈。
而电商是一个盈利平台,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都希望“采购成本可以更低”、“售价可以更高”。这样的结果,就是电商反馈给家电工厂的信息只有一个:功能可以多一点,成本还应该降一点。
最终,家电厂家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更没有了解用户信息和需求的渠道,只能依靠并听取电商平台意见。到后来的结果,就是“没有了自我”,彻底沦为“电商”代工厂。而永远也只会停留在低端的加工组装上。
最遥远梦想,依靠代工做大做强
做家电代工,到底有没有出路。特别是一些家电企业可能会天真地认为,可以为多个电商平台代工。这样就有了制衡。
其实,不管是为一家,还是为多家,不做营销开拓,只做生产制造,出路是一样的。有制造无营销,结果就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最近一段时间,大量从事低端加工生产的慈溪冰洗工厂出现的“破产重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现在来看,有一家冰箱企业奥马,走的就是“代工”路线,成为不少欧洲企业的代工厂。但是,一方面,奥马也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并不是完全外包;二是奥马进入中国之后,并不是只做工厂代工生产,也在加大自有品牌的销售。
其实,“工厂 电商”的定位,就是电商企业忽悠家电工厂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自己的营销体系都没有,完全将销售外包给电商平台。那确实短期内可以借助平台,实现规模化的销售。但是长期来看,就没有了自我。
====
家电圈(公众号:cheaa007):是当前中国家电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观点最鲜明的自媒体价值分享平台,连接家电企业与家电经销商的新媒体平台。期待你的吐槽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