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型一蹶不振,李敏镐也救不了LG家电?

(2014-08-16 15:45:16)
标签:

杂谈

2014-08-15 孔余 家电圈

转型一蹶不振,李敏镐也救不了LG家电?

【导读】在中国家电市场上,LG家电早就沦落为二三线品牌。不仅经销商不愿意卖,就连消费者也不认同。最终让LG家电业务在中国市场上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商家不主推、消费者不认可、市场没规模、产品没亮点,技术投入不持续。最终只是简单地将海外的家电产品直接推向中国市场,显然无法获得认可。

宁言 撰稿

在近年来的中国家电市场上,LG始终以一个“失落者”的形象出现的。

这到底是对手太强大,还是自身太无能?对于近年来在中国家电市场表现一直疲软的LG电子来说,似乎两种原因都存在吧。

从2004年宣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家电市场实施“一等战略”的转型,到今年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但是,LG电子在中国家电市场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传统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以及彩电等大家电市场上,LG家电已经沦落为了一家二三线品牌,其作为韩国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与其在中国家电市场份额相重不对等;在用户认可的好产品上,主打高端市场的LG家电基本没有推出让中国消费者认可的明星或者爆款产品。

李敏镐也救不了LG

今年初,LG借着一股新的韩流明星热潮,邀请韩国明星李敏镐担当新一期的品牌代言人,并试图以此激活LG电子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可惜,事与愿违。无论是在传统的家电市场上,还是在手机市场上,李敏镐也没有挽救LG家电的市场竞争颓势。一方面,LG主打的冰箱、洗衣机和电视,都不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高端品牌;另一方面,在高端市场呈出快速增长的中国家电产业,LG不仅面临着西门子等洋品牌,还要面对海尔、美的等本土企业的挤压,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LG电子对于当前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主流趋势和方向不顾,而是直接将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直接“生搬硬套”进入中国市场上,最终造成了“低技术研发成本运营”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正如“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一样,对于中国市场上的众多家电企业来说,再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明星号召力,没有强大的产品力支持也无法让消费者认可和关注。单请一个韩国明星来代言,就企图将关注明星的粉丝也变成企业的潜在用户和消费者,LG电子的这一小心思,显然在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市场上,面对越来越理性的中国消费者,无法得逞。

十年都没缓过劲来

十年过去了,对于LG电子用户,以及LG的众多经销商来说,LG的一等战略不仅没有在中国市场获得预期的成功,反而让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看不到LG家电的身影,听不到LG家电的声音,甚至连LG这些年来主打、主创的明星产品都没有体验到。

毫无疑问,在中国家电市场的转型十年,不仅没有激活LG电子的发展活力,反而让LG电子陷入了“要规模没规模、要影响力没影响力”的尴尬困局之中。这其中,除了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之后,关键还在于LG简单偏面地理解一等战略就是卖高价格家电产品,却没有提供足够的高品质高性能家电产品,最终挫伤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其实,对于LG来说,谋求高端市场的高利润回报没有错。但是,LG电子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高端不是高暴利,需要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回报和体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品牌高端”通过一些停留在产品表面的“花里胡哨”设计来忽悠消费者,却无法提供“高端的产品和服务”,以及“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产品性能”。

面对当前中国家电产业整体已经步入了“缓慢甚至滞涨”通道,LG家电将如何平衡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又将如何解决明星代言投入大和明星产品太缺乏的失调?显然,众多家电经销商还没有看到答案!

====

家电圈(公众号:cheaa007):是当前中国家电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观点最鲜明的自媒体价值分享平台,连接家电企业与家电经销商的新媒体平台。期待你的吐槽和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