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4-08-10

紧随着“政策的空窗期”之后,则是家电市场新一轮“空窗期”正迅速到来。
其特殊表现就在于,家电产品的大面积升级换代在过去5年时间里,走过了快速“爬坡期”后,目前已经步入了相对稳定的“缓冲期”。在没有大的新产品、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家电行业各个品类产品的大规模“更新换代”潮也基本宣告结束。
家电,卖不动了
正如多位农村经销商在与《家电圈》沟通所说的,“现在,不管是电视、冰箱还是洗衣机,不管价格多么便宜,促销赠品多么丰富,在一线市场上就是卖不动了。这就是空窗期来了。我们的生意要惨淡经营那么一段时间了。”
其实,这些一线经销商反馈的现象,也正是代表的未来3-5年时间,整个中国家电产业市场都将步入了一轮的“低速增长甚至是滞涨”通道之中,过去了那种高达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由于,当前家电的智能化转型还处在初期,特别是在市场运营体系和商业模式方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口和方向。从家电的智能化到家庭的智能化和系统化,至少还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这五年”内将是中国家电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最为缓慢的时刻。同样也是家电经销商最为困难的时刻。
空窗期,太痛苦
这就是当前困扰家电企业和家电经销商的共同问题——在市场低速增长的空窗期,到底如何挽救同比下滑的市场需求和销售规模?对于家电经销商来说,这是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直观来看,解决这一空窗期的最好办法,就是除了在保持一定规模基础上,追求有利润的中高端产品销售,从而改善经销商的经营结构和经营利润,从要规模向要效益转型。
长期来看,则要随着家电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浪潮,在从硬件的单一销售向软硬协同下的综合服务商转型,就是要完成从经销商与服务商、物流配送商的多职能协同,从而获得经营业务和盈利模式的多点化。
服务商,更不好过
当家电经销商面临“空窗期”的同时,却又是家电售后服务的“黄金期”。因为,一旦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放慢,那么产品的维修和服务需求也将会大大增强。当年,就在液晶电视对CRT电视的快速更新换代周期内,在长达五年时间很多的农村家电服务商,都没有活可以干。
也就是说,家电市场的“空窗期”,正是家电服务商的“高峰期”。而当家电市场迎来了大规模的升级换代,那么家电售后服务商也就迎来了“空窗期”。无疑,家电经销商和服务商的“空窗期”是交替出现的。
不过,也有家电经销商提醒,随着家电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后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将会出现“以换代修”情况,核心零部件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而是直接更换。那么这样一来,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的职能和增值业务将会被大大削减。
这也就会带来家电售后服务的新考验,服务的价值和空间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