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信通们的下场:专业分销渠道时代终结?
(2014-07-09 08:58:59)
标签:
股票财经it |
分类: 家电观察 |
【导读】在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于“单品价格低、利润低,只销售不服务”的专业分销渠道商来说,你们的时代已经终结了!未来只有“死路一条”。
今天,计划多年的专业手机分销商迪信通,终于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实现IPO的梦想。此前,迪信通曾两次梦断IPO—一次是A股市场的IPO、一次是香港市场的IPO。最终,还是凭借今年初首批获得“虚拟运营商”的机会,成功在香港IPO。
不过,资本市场对于这样一家专业的手机分销商,似乎并不感兴趣。其上市前的公开发售部分就面临着认购不足,最终以招股价下限5.3港元定价。或许,这还不足以释放市场的担忧。今天迪信通开盘不到10分钟即破发。与其它上市公司IPO往往会引发超过三倍甚至五倍的申购、超过20%的涨幅,形成了鲜明对比。
迪信通的下场,我们都看到了!
没错,这就是迪信通的下场。这家曾经以专业的手机分销商而著称的企业,在互联网浪潮,特别是综合性消费电子分销商苏宁、国美,以及线上电商运营平台京东、天猫等驱动下,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可以预见,单就迪信通来说,如果不是借着今年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的概念,驱动企业的商业模式从“单一手机零售”向“虚拟运营商业务”转型这一概念,今年的IPO也难以实现和完成。换作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类似迪信这样的企业,包括江苏汇银电器等专业化的渠道分销商时代,正在面临被“终结”的尴尬。
当年,借助“家电下乡”等政策,以及自身特有的面向“三四级县镇市场”批发零售模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汇银家电,在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多年后一直面临着“股价长期低迷”、“投资者严重不看好”的尴尬。直到今年,获得了彩票销售业务,才让汇银家电的股票出现了一轮“久违”的上涨。但这已经是“远水难求近火”了。
电子产品专业零售渠道时代终结?
对于类似迪信通、汇银家电这样的“专业化零售商”来说,如果只是停留在专业化的家电,或者手机业务的零售,而不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变革,未来只有道路只会“越走越窄”。要知道,现在就连奇瑞汽车等本土品牌的4S专营店,就已经难以持续下去了。被逼着要进入电商渠道,要进入综合汽车大卖场渠道。
原因很简单,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专营店是一种让消费者可以信任和认可的标志,但是那只属于奢侈品或者是高价值产品,比如手表、汽车。
电商的出现,只是分化的消费者购买方式和渠道。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无论是手机,还是家电,或者是其它的家具等产品,消费者购买的随意性越来越大。不会再考虑半年,更不会担心会在非专营渠道买到假货。
逛个大卖场,就会将家电、家居一次性购买到位。一场电商的双11节或者618节,就可以让消费者“衣食行”全部打包购买。在这种节奏下,如果还坚守着手机或者家电的专业化零售,而不探索从单一品类零售向综合品类零售,从零售向服务的转型。结果大家都可以看的到。
其实,对于手机、家电这类大众消费品来说,其专业零售渠道时代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显示出“疲劳”的增长态势。迪信通,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包括百思买旗下的五星电器等区域零售商,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发展命题。
======
家电圈(公众号:cheaa007)是目前中国家电行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的自媒体平台,聚集了家电企业、家电经销商、家电媒体等专业人士。期待你的吐槽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