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富士康转型操之过急?

(2014-07-01 09:16:25)
标签:

杂谈

 

 

从当年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到眼下的“合格制造向优质制造”,对于中国家电制造产业来说,谈创造不易、做出优质制造才是当务之急。近年来,作为全球代工大王、为他人做嫁衣的富士康,一直在探索自有品牌,上下游产业链通吃的发展转型道路,但多数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富士康的自有品牌制造选择从手机作为突破口,能成功吗?

孔余 撰文

日前,面对业绩几乎停滞不前的残酷现实,不甘心永远为他人做嫁衣的代工大王富士康再度加快了自主品牌打造的步伐。有消息透露,富士康开始销售和分销自有品牌的手机和配件,并计划很快在台湾提供电信服务。

此前,富士康垂涎中国电器零售市场,先后在城市市场通过与麦德龙合作,开设“万得城”电器连锁,随后又面向中国广阔的三四级市场计划开设1万家“万马奔腾”电器店。目前,纷纷以失败或经营惨淡而告终。

操之过急

当前,对于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而言,从以“人海战术”在产业链的低端向具有“品牌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前进,转型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且,在笔者看来,甚至有点“操之过急”、“为时尚早”。

富士康不得不反思此前在电器零售市场的失败经验。因此,理想和现实的界限是如此分明,在代工领域叱诧风云的郭台铭,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零售领域铩羽而归。其创立的飞虎乐购以及新推出的“睿侠”自有品牌到目前均没有太大的的建树。

原因并不复杂。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光有“烧钱”的魄力,没有“烧钱”的章法,富士康图有在“制造”环节上的专业与心得。却没有在“制造”之外的品牌、营销、分销、连锁方面的经验。

当前,对于中国制造产业来说,富士康仍是大有空间和施展余地,还没有到触碰产业发展“天花板”的时刻。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富士康而言,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改造才刚刚起步,自动化率还不足20%,需要在制造上“投入真金白银”的还需要很多。

两大挑战

因此,面对屡屡遭遇的挫折,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利润率的不断下滑,已被逼到增长死角的富士康尽快实施转型已成为必然。尽管作为为全球高科技公司苹果等企业的代工者,富士康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管理经验,并建立起了在加工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在技术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积累,但富士康转型仍然将面临所有代工企业向自主品牌转型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品牌形象问题。富士康已被牢牢地印上了代工的标签,在世界范围内,一提到富士康,人们的印象依然是没有附加值的代工企业。同样的苹果手机,如果贴上富士康的商标,是否还会拥有如此多的果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目前富士康涉足的是手机配件业务领域,这无疑会和其苹果、三星等客户,由原来合作关系打造成的利益共同体转变为同业竞争关系,富士康无疑将面对原有客户所施加的种种压力,难免会对原有业务不造成冲击和影响。

其次是转型的挑战性问题。向自主品牌转型,富士康需要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建设、渠道建立以及售后服务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按固定模式订单思维生产的富士康,在具有高度创意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设计阶段,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代工利润率的持续下滑,一方面是短期内见不到效果还需要大规模投入的转型,已形成代工依赖的庞大富士康真的能坚持吗?这是一个未知数。

********************

家电圈(公众号:cheaa007)是目前中国家电行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的自媒体平台,聚集了家电企业、家电经销商、家电媒体等专业人士。期待你的吐槽和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