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放在三星手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日前,三星电子首席财务官李尚勋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盈利表现不会那么好了。显然,这是受到三星手机在全球业绩和利润增速放慢的拖累。这也正是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没有永远增长的行业,也不可能有永远增长的企业。对于一家优秀的企业来说,必须要学会适应高速、低速甚至下滑趋势下的市场竞争。
想当年,三星电子成功击退“摩托罗拉、诺基亚”之后,又趁胜出击逼退美国苹果,成为全球手机产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尽管过去几年来,关于三星手机快速增长的动力质疑不断,无论是高额的广告营销费用投入,还是持续的模仿贴身术,都没有阻止三星手机上涨的动力。
没想到,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三星手机业务的发展扩张势头便出现“急转直下”趋势,这不得不让人再度想起了一句中国古语——盛极而衰。
乌云密布
分析三星手机的走势和现状,不难看出,这应该符合所有企业,特别是一线领军企业的发展规律,那就是“攀登上了巅峰就开始走下坡路”。
这自然有外部环境,特别是竞争对手的重重挑战和挤压等因素,更重要的则是来自于企业内部,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对手而出现了一种“继续停留在过去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基础”之上,典型的经验主义“害死人”。所以,正所谓“成于此也败于此”。
当前,互联网浪潮的快速发展,让三星手机此前单纯的“硬件驱动”模式,也备受业界的质疑。正如中国企业一样,三星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的缺失,即便是三星手机未来几年仍然保持着规模的第一,仍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软件驱动硬件、软件定义硬件浪潮下,三星手机继续“硬件”一条腿走路,自然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埋下隐患。
金玉其外
如果说,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只是加速三星手机“盛极而衰”的一个拐点话。那么,其衰退的很重要一个因素,则是三星手机内部过度所采取和依赖的“快速模仿”策略。
要知道,苹果手机的外观、功能,甚至一些定位,都可以模仿。但是苹果手机所建立起来的封闭产业链和生态链,却是三星手机最大的短板。“硬件不硬、软件不软”正是当前三星手机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三星手机重出不穷的新品策略带来的机海战术,却没有可靠的产品品质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商店等软件内容服务等方面,三星手机基本没有完成布局,或者根本没有涉足。
同样,还应该看到,当前的全球消费市场已经步入了一轮“个性化、动态化、服务化”新阶段。手机作为硬件产品的商业价值已经被开发殆尽。唯一强化在硬件之外的增值内容、应用服务方面的商业模式变革。
但是,疲于做大规模、赚快钱赚短钱的三星手机来说,已经顾不到未来,认为只有抓住眼前才能抓住未来。未曾想,三星手机的对手们开始在全球各个国家,借助互联网、智能化的拐点在不断挑战其霸主地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毫无疑问,三星手机的“规模化、利润化、短期化”不仅会遭遇同行的非议,更会遭遇消费者的质疑。
盛极必衰,不仅符合自然万物的规律,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尽管三星手机的成长、发展和崛起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三星手机的短板与其长处一样长,这也就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
家电圈(公众号:cheaa007)是目前中国家电行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的自媒体平台,聚集了家电企业、家电经销商、家电媒体等专业人士。期待你的吐槽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