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厨房小家电做几十亿容易,做到上百元就很难”,一位企业家如此感叹。
为何?从中国市场上看,厨电领域的方太、老板、热水器领域万和、万家乐等等都没有跑出像大家电中的海尔、美的这样的大品牌,确实值得深思。
除了缺乏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之外,还有民营小家电市场不规范、品牌集中度低、企业缺乏长远战略定位、产品竞争力差等诸多因素。
近年来,听到的尽是一些专家学者鼓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等,听起来头头是道,却无法落到实处,这更加扰乱了中国中小企业的视听,让企业家们无所适从。
距离:用户体验差距大
目前的现状是,中国小家电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产品质量和品牌上都有较大家电有着较大差距.
多年来,中国小家电市场杂牌横行、鱼目混珠、热炒概念、品牌集中度低等乱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也促使松下、日立、夏普等外资品牌在中国小家电市场主动收缩。
但外资品牌在高端小家电市场上的表现依然较为强势。在空气净化器、净水机等新兴品类市场上依然独占鳌头,这也让不少本土小家电企业显得非常无奈。
从期的市场动向来看,海尔、美的都加大了在小家电领域的布局。以这些家电巨头的品牌影响力和质量水平,目前的小家电专业品牌还是无法与之抗衡。
那么小家电品牌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就要企业从最基础的产品质量入手,质量永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要靠质量重塑品牌信誉,突出专业化品牌,树立专家形象。
最近几年,净水机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十大品牌”之类的评比,一个榜单连着一个榜单,很多花钱冠名赞助的企业往往就是“稳居十大品牌前列”,这样的信息对用户只能形成“负能量”。
缺失:大视野与恒定力
俗话说,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当前的中国中小企业非常试用。摒弃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扎扎实实做好产品研发,打造出真正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出精品,这才是根本。
有一家叫美诺(Miele)的德国家电制造商,它生产的产品被乔布斯、张瑞敏盛赞为“艺术品”,它的洗衣机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贵50到100倍,其高档酒柜的售价也高达60万元左右。
即便如此,消费者对于美诺的重复购买率达到了93%,这个超高的净推荐值(NPS)让中国家电企业的老板们羡慕不已。
如果我们的中小家电企业也能做成美诺,何愁不兴旺发达?何愁企业不突破百亿大关?
突围:路在何方
2007年海尔推出高端子品牌“卡萨帝”,并从高端白电品牌逐步推广到黑电、厨电、生活小家电等9大品类产品上,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同样,过去10多年时间,厨电企业方太也一直专注高端厨电市场的拓展,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成就。
实际上,要想真正在中国高端市场上出人头地,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做出精品,不管是智能化还是高端化,不论是智造还是创造,只要能提高质量的就是好制造。
近年来,不少家电企业都制定了不少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保障了产品的高质量。海尔为了检测冰箱排水口是否畅通,发明了给冰箱打吊瓶的检验方法,连续打7天吊瓶,冷藏室不积水才判定产品合格;海信电视要进行严格的老化试验、跌落试验、防潮防高温试验才能出厂,使产品适应全球各地的环境和气候。同样,方太为了让油烟机的抽烟机效果能够符合中国家庭烹饪现状和住房现状,为了让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提升、噪音降低,甚至还主动投入资金参与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全社会全行业进行产品技术成果的创新与研发。
试问,目前的中国众多小家电企业们,又有几个能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静下心来搞质量?浮夸的宣传、过度的包装只能让企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我国是小家电的生产大国,全球七八成的小家电都产自中国,特别是当前小家电的价格跟大家电接近、利润比大家电高的市场形势下,中国小家电产业其实是“大有可为”。因此,戒除浮躁心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真正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品牌,这才会是中国小家电企业的生存之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