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能化转型能颠覆白强黑弱格局吗

(2014-05-03 07:29:58)
标签:

杂谈

 

今年一季报,让黑电企业在与白电企业的同台竞技中,似乎有点丢脸。

为何在智能化转型上,启动最早、叫得最响的黑电企业,业绩竟然不敌白电企业。一直以来,让黑电企业引以为荣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升级换代快”、“智能技术基因多”等诸多竞争优势,为何没有能换来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的消费者购买力和认同感?

答案并不是复杂。一方面,家电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才刚刚开始,所谓的企业智能化转型阵痛期,业绩不佳,这便是最好的答案;另一方面,相对于白电企业,黑电企业的转型更早一步,因此更早感受到转型带来的冲击,而白电的转型还没有全面拉开,因此还延续并享受着功能时代的竞争优势。

不过,透过今年一季度的黑白企业不同的业绩情况,在家电业整体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仍然引发几点颇具价值的思考性。

反思一:黑电业绩差,差在哪里?

对于当前的所有家电企业来说,当前还没有摆脱硬件盈利的传统商业模式。

不过,相对于白电产品来说,黑电的产品升级换代过于快速,黑电企业之间的“剪刀差”并不明显,导致所有企业在面对同一个产品的市场竞争时,普遍会出现以“低价格抢夺市场份额”的模式。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黑电企业在彩电硬件上的盈利空间相当微薄。同时,还要不断面临着频繁的产品迭代,带来了上游原材料等存货跌价风险因素变化。而消费者对于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价格预期是持续下跌。

如此一来,一旦遭遇产品步入升级换代的拐点期,都会造成企业的经营利润走低。这已经是多年来普及存在的规律——即硬件盈利模式主导,自然要承担“上游核心原材料波动不定和下游消费需求跌价预期。”

所以,互联网企业进入之后,其所普遍存在的颠覆,就是摆脱对硬件盈利的依赖性,转而谋求“产品、内容、服务、广告”等多体系的盈利模式。虽然这只是处在探索阶段,但从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现状来看,无疑是未来黑电企业必须要解决并构建的多体系盈利模式。

所以,黑电企业差不在技术能力,也不在创新能力,缺少在而是在如何面向市场和消费需求构建多体系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即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用户舒适体验之间的好产品、好模式。

反思二:白电业绩好,如何持续?

面对已经在路上的黑电智能化,白电智能化还处在路口,没有完全上路。这也是今年一季度,白电企业业绩可以继续保持着稳步增长势头的根源所在。

对于处在转型阵痛期的黑电企业来说,白电产业本身的“产品升级换代较为缓慢”,从而加速了整个中国白电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在一个相对充裕的时间内获得完善和提升。

因此,当前白电产业的品牌集中度高,领军企业的产品定义权和市场话语权大。并且在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分销渠道上,形成了相对强势的话语权。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一些技术的升级,白电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也在得到提升,最终让领军企业可以在最近几年都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增长。

当然,这种稳步增长的势头还能持续多久?今年以来,关于谁会成为中国空调等白电产业的“诺基亚”曾经一度引发热议。可以说,随着白电智能化拐点的到来,以及持续推进。白电巨头原本形成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不少互联网企业看来,很多白电企业的技术研发真的是“闭门造车”,虽然说有不少企业进行相关的智能化功能开发和创新,但这并不是方便用户快速体验的功能。“功能要有,但用不用就不管理”,成为当前不少白电产品普遍存在的研发问题。

所以说,面对当前的好业绩,白电企业完全没有必要高兴过了头。原因颇为简单,白电企业当前的业绩完成还是依靠传统的功能性家电增长惯性推动。智能化时代的白电市场化大幕还没有完全拉开,很多白电企业还没有建立和拥有在智能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体系建设。

反思三:智能化拐点,家电变天?

今年以来,不管是白电,还是黑电企业,都是谈“变天了”。的确,智能化拐点,是所有家电企业所期待的“发展拐点”,实现弯道超车。并不是要超越竞争对手,关键就是要超越自己、革自己的命从而实施持续的领先和领跑。

弯道超车,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所有家电企业的机会。所以,当前谁能真正可以把握住这一次智能化发展拐点的弯道超车机会,是长虹、TCL,还是美的、海尔,我想他们的发展最大敌人、挑战的最大对手,真不只是互联网企业,就是自己。互联网的进入实际上是教育并启迪了家电企业的思维,并没有办法真正改变一家已经发展了30多年家电制造产业。

那么,家电智能化拐点何时会到来,家电真得变天时刻又是什么时候?显然,我觉得如果哪一天出现了黑电业绩的恢复和白电业绩的下滑,这应该就是整个产业拐点全面到来的时刻了。

所以,不要过度担心,更不要过度兴奋,当前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智能化大幕才刚刚拉开,阵痛也才刚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