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一之争,不仅事关面子,还涉及里子!
在家电产业开始市场化、品牌化的那一天起,关于“企业第一”之争,就频繁地出现在家电行业的各个领域。
从最初的热水器第一的“万和、万家乐”之争,到后来的空调第一的“海尔、格力”之争、电视第一的“海信、创维”之争,以及洗衣机第一的“海尔、小天鹅”之争、冰柜第一的“海尔、澳柯玛”之争,再到如今的微波炉第一的“美的、格兰仕”之争、高端厨电第一的“方太、老板”之争等等。
中国企业,不止是家电行业的上述企业,一直以来都拥有“老大”、“第一”的情结。因此,近年来很多家电企业为了行业第一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会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展开“刺刀见血”式的肉博战。
从某种程度上说,家电企业的第一之争,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企业的竞争,活跃了技术的创新。特别是通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式的竞争和较量,让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充满着“忧患意识”,让行业排名第二、第三的企业充满着持续追赶的斗志与勇气。
同样,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古往今来,在任何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成为永远的“第一”和“老大”。一时的下滑和跌落,并不代表企业发展的全盘失败,这反而可以让企业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重新寻找再度领跑的战略和坐标。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家电第一”变化背后,产业变局和企业竞争优势褪色等内在因素。及时找到企业自身暂时落败的问题和原因,快速找到破解的道路和方法。
同时,在竞争中获胜并成为“行业第一”的企业,也不值得庆幸和骄傲。毕竟,市场竞争永远都是在动态中变化的。今天的第一很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出局者。必须要在成为行业第一之后,强化和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借鉴和参考。
我以为,但凡是“理性、公开、公平”的企业第一竞争,都值得鼓励和肯定。毕竟,只有通过类似“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赶第一的斗志和锐气,才能让中国家电企业在短短2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在市场上对外资企业洋品牌的追赶,从而完成了从“模仿追随者”向“领跑开拓者“的转型升级。
没有永远的第一,也没有永远的老幺,当年小弟成为如今的大哥并非没有可能。对于当前正处在智能化转型升级轨道之中的诸多家电产业巨头来说,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产业之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已经变得异常复杂和多变,如果只满足于眼前的第一和老大,而忽视了未来竞争力构建和战略布局,即便是雄居全球手机第一多年的诺基亚,如今也沦落为被微软收购成为微软移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