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谈天说地生活 |
近几年来,我国家电连锁业每年都会发生一系列并购事件,高峰时期每月都会出现连锁企业间的并购。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在不断地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企业发展扩张。并购成为许多家电连锁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法码。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并购风潮兴起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家电连锁企业的心态浮躁、患得患失。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操作手法上前后矛盾,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战略,竞争手段的革新和盈利能力的增长步伐放慢。
眼下,国美与永乐并购整合的大幕刚刚拉开。短期内,国美在全国市场的网络布局趋于完善,终端零售能力快速提升,总体规模也得到了大幅增强。相对于坚持自主开店、稳步拓展的发展策略,并购显然能给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家电连锁企业带来更多的成就感。一方面,缩短了进军区域市场的时间,抢占先机。另一方面,节省了前期市场调查、开店、组建人员等费用,还降低了在陌生市场的拓展风险。
并购后的家电连锁格局还给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制造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由于处在下游的终端零售市场份额不断集中,接近垄断,话语权增大,从而导致厂商合作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拓展连锁之外的新兴渠道,三四级市场上的家电专营店遍地开花。曾经被认为是特例的“格力区域销售股份制”模式被快速复制。短期内,制造商的这种渠道多元化转变并不会掀起大波澜,连锁商的单边霸权行为还将得已实行。但这种行为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制造商与连锁商在分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合作共赢成为一种想象。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家电连锁商的竞争水平和盈利手段,并未随着并购的加速而提升。优势仍集中在“大规模化采购带来的低价”,甚至在一些区域市场上,价格战火从制造商燃烧到连锁商。盈利模式却停留在对于制造商的剥削和挤压,连锁商自身所能够创造的产品、服务附加值却停滞不前。此外,对于百思买等外资连锁商的竞争过于乐观,而自身的经营模式多元化尝试却裹足不前。
由于连锁模式在我国家电零售市场上的发展时间不过短短几年,许多企业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因为没有成熟、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连锁商而言,更不能为了急于抢占市场先机而采取并购的扩张模式,并将这种发展模式固定化。否则很容易对企业原有的经营风格和优势的冲击,让企业陷入艰难境地。
家电连锁商今后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激烈,企业的发展亦不能轻易定型,否则将会再度面临同质化竞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