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路矿学堂初建纪事

(2017-07-22 11:44:52)
标签:

杂谈

唐山路矿学堂初建纪事唐山路矿学堂初建纪事唐山路矿学堂初建纪事


西南交通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高校以及正式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而这所知名学府的前身就是唐山路矿学堂,与开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这也能从西南交大的校徽和校歌上得到证明。西南交大的校徽成盾牌状,在校徽的左上角是个大镐的图案,据专家考证,左上角的大镐最初不是地质锤,而是采煤用的矿镐。右上角是“唐山”字样和铁轨,左下角是荒地上的两棵大树,右下角为水准仪。
大镐和水准仪的图案最大最显眼,表明建校之初的两个专业为土木工程专业和采矿专业。西南交大校歌的歌词是: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习矿冶,土木工”说明当时学校设置采矿冶金、土木工程两大学科门类的专业。“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反映了全校师生潜心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学贯中西,相互勉励,共同攀登科学最高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璀兮如金在镕,灿兮如玉相攻”,用镕金琢玉赞扬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千锤百炼,精琢细磨培育人才的优良校风。这些都是在唐山建校之初的时候,通过中国铁路公司和开平公司的共同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平煤矿建矿之初的1881年,修建了从唐山矿到胥各庄的铁路,那时候路矿本是一家。后来铁路从开平煤矿分离出去,成为两家公司,但是开平煤矿始终是铁路公司的股东,在业务上有着密切的互惠关系。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铁路建设人才。1896年,津榆铁路总局(北洋铁路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北洋山海关铁路学堂。创始人之一吴调卿,以津榆铁路总局总办的身份兼任铁路学堂第一任总办(校长)。1896年11月20日,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申报》上刊登《铁路学堂告白》,开始招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沦陷。山海关铁路学堂为俄军强占,学堂教学被迫中辍,师生离散。1905年,因为唐山工厂众多,利于学生实习,铁路局总办亲自前往唐山考察,最后在唐山火车站以西,唐山铁路机器厂以北择定校址,旋即购地192.85亩。时任山海关铁路学堂的总办(校长)梁如浩等积极筹备建校。开平公司代理人兼总经理那森听说了这件事,马上给梁如浩写信。信中说:“我听说你们正在考虑在唐山设立一所培养铁路工程师的技术学校。我一直以来也有当事情得到解决后在唐山设立类似矿业学校的想法。听说你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设立技术学校,我很想知道总督是否愿意考虑将我的想法与你们合并,允许开平公司承担技术学校的一部分开支。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唐山设立一所为矿业服务的学校,这对整个中国来说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公司可以输送一些电力工程专家和普通矿业工程专家到学校提供教学服务。我认为,为大清铁路和开平公司设立一所联合学校好过单独设立两所学校,因为这样的话学生可以接受更广泛的教导,同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综合了铁路工作和普通采矿工作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信中表达了出资建立路矿联合学校的殷殷之情。这封信说服了梁如浩,梁如浩争取到铁路局总督的同意,铁路局和开平公司在联合办学方面达成了一致。
与铁路局达成合作意向后,那森向开平公司伦敦总部汇报联合办学的事情。按照当初的协议,学校一共招收140名学生,铁路局招收100名,开平公司招收40名,铁路局和开平公司按学生比例承担费用,即铁路局承担十四分之十,开平公司承担十四分之四,包括建校的费用和维护的费用。那森在给伦敦董事会秘书的信中说:“我提议与总督以及大清铁路总办签订关于在唐山设立联合技术学校(路矿学堂)的协议。技术学校初期成本为8,000英镑,每年成本为500英镑。学校为我们服务,我认为这将产生很好的政治效应。”信中说明了所要担当的费用,也点出了其积极意义。可是伦敦董事会只是看到了应该支付的费用。董事会的秘书来信说联合办学可能存在合法性问题,指出合法性问题必须参照英国法律和开平公司章程,开平公司只针对特定的对象支付资金。也就是说,伦敦董事会不同意分担一部分开支。为此,那森感到很烦恼。他无奈的告诉梁如浩希望暂停关于开平公司向工程学校派遣40名学生的安排。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积极争取伦敦董事会的同意。他找梁如浩面谈,请他提供建校方案的更详细的信息,希望从中找出说服伦敦董事会的理由。他在1905年10月5日给伦敦董事会秘书写信,把梁如浩和他关于联合办学的往来信函,都寄了过去。他在信中再一次陈述联合办学的理由:“目前,大清华北铁路大加反对的是开平公司对技术学校拥有绝对控制权。因此,开平公司派遣的学生在接受培训期间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大清华北铁路。不过,我认为不必过于在意这一点,因为如果我们派遣的学生受到的待遇不好,我们有权随时撤回学生,从而给中国政府带来一笔维持更大机构所需的巨大额外开支。我认为,鉴于一部分学生无疑永远不会到我们自己的煤矿工作,而是为中国政府所用,所以,如果我们提议以任何方式克服困难,提高我们所派学生的待遇,这是符合中国政府利益的。”在这封信中,那森也说出了他主张联合办学的目的:“我的看法是,我们需要一个班级的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担任非重要职位,他们必须能够在管理井下工作的外国人手下工作。目前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班级,所以,在处理井下工人方面,我们或多或少地受制于承包商。当然,外国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控制,但是让一个欧洲人来控制中国工人是不可取的,除非有一个中国人做中间人。如果这个中国人值得信任,那么他的任职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技术学校可以吸引众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担任有关职位。”那森最终说服了开平公司伦敦董事会,董事会同意与铁路局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在学校的建设方面,那森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铁路方面要求开平公司在三个月内提供两百万块耐火砖。当时开平公司唐山矿和林西矿均建有砖厂,共有砖窑17座,年产砖60余万块,距离建校的要求相差很远。但那森表示,克服困难,尽一切可能提供更多的耐火砖,起码能保证三个月内供应一百万块,并且供应价格为10美元一千块,几乎等于成本价。对这样的优惠条件,梁如浩表示非常感谢。(本文作者:刘利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