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地震30年:30位幸存者的故事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一天下午2时28分,在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一场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整个华人世界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面对天灾的冷酷和惨烈,全国人民的救灾热情让人感动,此时此刻,全国人民的心都和地震灾民在一起。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都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伸出援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援受灾地区,争取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人们爱把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联系起来,是因为两地都经历了同样严重的自然灾害,都有同样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全国人民心系四川地震灾区,上下同心协力抗震救灾之际,唐山人民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回报当年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30多年前,唐山发生了与汶川同等震级的大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严重损失。正因为是地震的亲历者,唐山人对抗震救灾最有发言权。由此我想到,灾区人民除了需要资金、物资的支持外,也需要心理的调适和精神的振作。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很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四川灾区人民:要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国家。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有现代化的救灾设备,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一定能够渡过暂时难关,夺取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
由此也想到了一本书:《1976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三十个故事》。这是一本画册,一本描绘唐山人震后30年震灾幸存者的30个故事,画册中既有闻名中外的抗震英雄,卓有成就的学者和企业家,又有默默无闻干着普通工作的工人,还有依靠轮椅尽量减轻家庭负担的伤残妇女……,虽然他们的境况各不相同,但作为那场大地震的幸存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人故事,都有自己的丰富情感。当年正是在这些幸存者手中,震后10天出煤、14天发电、20天出机车、28天出钢……
画册以照片为主要内容,以30个幸存者的故事为线索,30个幸存者为坐标,带我们重新走入那个一切似乎都已逝去,但一切似乎又都遗留下来的唐山大地震。画册形象生动,直观简练地展示了地震前后的对比和历史的纵向脉络。文字非常凝练,“人物小传”简明扼要,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概貌;“亲历讲述”更口语化,不唱高调,娓娓道来;每位的“感言”都符合人物身份和经历,发自肺腑,富有哲理性。真的希望汶川地震灾区的人们多读读这类书,早日从地震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帮助下,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灾害是痛苦的,它夺走了我们的亲人,它毁坏了我们的家园,它摧残着我们的心灵,但是,它绝对摧毁不了我们的精神!唐山“30而立”故事昭示我们:面对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只流着眼泪在废墟里哭泣,而要勇敢的去面对,相信风雨过后终能见到彩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