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和尚挑水的启示
单位里新来了几名选调生,领导让我给他们讲点什么,我想无非是让他们好好干,将来前途无量之类的话,但要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所谓的80后,这是一个优点缺点都很明显的群体,优点是个性、思想前卫、有想法。。。缺点是自私、吃不了苦、目空一切、贪图享受 。有人这样调侃这一群体是朋友圈子很大,家庭圈子很小,特别喜欢喝带有甜味的饮料,从小是吃洋快餐长大的,生活离不开网络,QQ、网游是最爱,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与人合作,责任感普遍不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他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上一个十年、二十年的人如此不同,崇尚自由,喜爱冒险,追求挑战,张扬个性,充满创意,正成为今天跨入职场的主力军,这个群体年轻而特别。有人说:60年代的员工是“头低头”,崇尚实干;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看重责任;而“80后”的一代则是“脸贴脸”,以快乐为导向,要有自己的空间,做喜欢做的事情,还要工作的愉快,要有成就感。
面对这样一群人讲什么呢?大道理无疑是对牛弹琴,讲实际的他们比你还门清,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
话说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
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左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
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忍不住了。
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挖好属于自己的井,不要害怕改变,危机就是转机。我说这个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在工作中,日常事务再多,那也只是在挑水,可别忘记在闲暇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的实力。所谓白天求生存,晚上求发展,昨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希望。岁月不饶人,若不是从现在就开始行动,等年龄大了,挑不动水了,你还会有水喝吗?
二是在工作中要有创新。干工作要用脑子,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地工作,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没有创新就很难有发展和进步,你就只能一辈子挑水喝。
作为选调生,今天大家可以说是在同一起点上开始工作,都要从挑水做起,但我相信在三年、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以后,大家的成就可能会各不相同,有的可能会依然在挑水,有的可能用上了水井,有的甚至用上了自来水、矿泉水。。。有的很可能因为不称职被淘汰出公务员队伍,连挑水的差事都没有了,区别的原因就在于挖井和挑水之间。
我觉得听了这个故事,80后特征再明显的人也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