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江的“五朵金花”

(2007-01-27 16:38:39)

锦江的“五朵金花”

    

 

说到“五朵金花”,年长的人们会自然想到一部老电影,想到云南。但要提到成都锦江区的“五朵金花”,恐怕就知之甚少了。的确,来成都之前,对锦江区“五朵金花”我是闻所未闻。这次随领导到锦江区学习考察,有幸踏访“五朵金花”,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五朵金花,名字很美,参观之后才感觉名副其实,颇有韵味。说起来挺新鲜,五朵金花其实就是锦江区东郊的五个小村子。近两年随着城乡统筹、打造乡村品牌的推进,这五个村子,都搞出了名堂,红砂村搞的是“花乡农居”,幸福村搞的“幸福梅林”,驸马村搞的“东篱菊园”,万福村搞的“荷塘月色”,江家村搞的“江家菜地”,五个村子加起来,大家就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就叫五朵金花。

来成都的第二天,锦江区委书记白刚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 “五朵金花” 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并一再讲要真正了解“五朵金花”,必须到现场去参观,就这样,我们怀着好奇和些须的期盼在区委张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锦江区的“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既为近郊农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又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新的去处,是政府统一规划、投资、建设,有效整合资源的一个成功范例。

    从成都市到五朵金花车行仅二十分钟。下得车来,但见一片一片丘陵,静卧川西平原中。丘陵起伏间,有青瓦农舍,有小桥流水,有梅树点点,有游人如织,恰似一幅古朴淡雅的乡村游乐图。据说每星期天,城里的许多市民都要到这里来,有的甚至举家前往,在这里喝喝茶,打打牌,看看花,再嘬一顿,安逸闲适,俨然是高级农家乐。

   “幸福梅林”是我们参观的第一朵金花。“幸福梅林”四个大字,立在路边,非常醒目。陪同我们的锦江区委张书记介绍说,这个幸福村,过去因为土地富含酸性,不宜种粮,农民们只能靠种植蔬菜和梅花为生。名字虽然叫的是幸福村,可人均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元,比起其他郊区,过得并不算幸福。命运的改变,就在去年。锦江区在城乡统筹中,形成了整体改造东郊五个落后村的成熟构想。按照规划,幸福村对各家各户梅花进行调整,适当集中,又引进珍稀品种,建起“岁寒三友”、“梅花三弄”等精品梅园,兴建了别具特色的“梅花博物馆”,还对全村农舍,进行统一设计(主要是外墙粉刷,略作装饰,搞成统一的农家风格)。这一切准备停当,当年12月,市里在此举办了“中国成都首届梅花文化节”,一下了就把梅花村这个牌子给搞响了、搞大了。城里人一听说这里有个幸福梅林,还举办梅花节,专门看梅花的。便纷纷利用假日周末,或开私车,或乘公交,到此一游。

市民们早上出得城来,寻一山居农舍,院坝头支两张桌子,放几把椅子,三五亲朋好友,或打扑克,或搓麻将,或摆龙门阵(成都人摆龙门阵“有瘾”那是出了名的)。喝几杯农家清茶,嗑两碟花生瓜子。时近中午,农舍主人会按传统做法,弄出一桌农家菜肴,什么麻辣鸡、回锅肉啦、白水兔、水煮鱼啦,再来一碗豆腐青菜汤,保证原汁原味,绝对绿色食品,真是要多巴适(舒服)有多巴适!酒饱饭足之余,再四处看看梅花,观观山景,待到夕阳西下,四五点钟,这才心满意足,打道回府。一趟“农家乐”,连吃带玩,每人也就花销三十元左右。多有意思,多么实惠的乡村假日休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的思绪
后一篇:关注贫困学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