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现在的环境很不错,到处都是公园!特别是太湖边,十一从太湖边回来看到马和图影公园,才知道图影湿地公园就在太湖山庄下面,离我们比长兴还近。前几天就跟栋栋讲好,周末去看马,顺便也认识一下图影公园。
今天去路边没有马,所以到马场的门口。进去是需要门票的,好在栋栋路上睡着了,所以就让他睡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太湖边的绿地里玩玩。
到了图影公园门口才知道,外面已经有着非常大的绿地,真正进去需要坐船的。看着游览图感觉里面很大的。下次再带着栋栋和我妈去,我妈去不要门票的。
图影湿地公园,目前是离我家最近的湿地公园,属于长兴,但离月亮酒店不远,好像是专为我们建造的一样。太湖路上还有一个更近的湿地公园在建设中:长田漾湿地公园。按照这个节奏,栋栋今后想玩或者我可以带去玩的自然公园也会特别的多。
今天因为时间太晚没有进去。明天准备全家再去,坐船去看看。买票同样合算的,去外地连汽油费、高速公路费都不够,当然还有路上的时间。要珍惜家门口的风景,边上的也是风景,不只是远处的才美的。
一般我出去玩关心三个问题,一是停车、二是路上的费用,三是门票,特别是门票,太贵了基本上都不考虑的。不过现在的观念也要调整,要考虑综合费用。主语风景名胜,我倒从来不追求的,为什么公园一直不愿意买门票,我想跟我在杭州住有关系,都去过的,就不太愿意花这个钱,哪里还会有西湖美的;所以去上海的世纪公园,好像只有20元的门票都觉得非常的不值得。
湖州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特别是太湖边上开发,对栋栋和我绝对是个好事,我算是很会走的人,像田园农田,我七二年到杭州以后就一直没有停过。想想那时,刚从上海到杭州,第一次看到河、看到农田,当然还有青蛙、鱼都是特别的兴奋的。很小时候就可以走很远的路,西湖逛一圈还可以走回家里,真的,好像是三四年纪的时候,十一国庆节我们一群小孩玩了以后,公交车没有了,就走回来的。后来住在湖州红丰的时候,我想给儿子找蟋蟀,也是走了一些地方,不过他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的,跟我小时候不一样,我都喜欢的,无论城市还是田园,当然城市更加的习惯一些。所以,今后栋栋大一点,我就可以周末陪着他在太湖边上逛逛,如果不是去超市的话!
是的,我有时候也在回想我的童年少年的,但那不是年纪大了的回忆,而是总是在虚拟现实、设身处地地考虑,如果我是栋栋、我是小孩的话,会怎么去想。可能跟我一直的习惯甚至工作有关系的,自动地会为别人考虑,而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在看小说、传记时候也总是会这样的思路,相当于自己也同样经历过一样的。
养育、教育儿子的时候的确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更主要当时的经济条件也不一样。现在栋栋毕竟是孙子,太多的人在关心,责任和付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的同学建议,不要过多的干预、剥夺栋栋与父母的关系。其实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主要还是晚上和休息的时候,毕竟是要上班的,唯一不一样的是,我对于分担的这一块还是非常用心和投入的,这个好像跟工作或者其他人和事情一样,只要在做的事情总会全心、努力做好的,再说教育养育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熟悉的事情,真的教育我不专业,那是做老师的职责,但是只是一个孙子,那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还只是辅佐。
今天我在同学群里讨论父母是不是要干涉儿女事情时候,我突然想到的是母港的概念。作为父母,我们千万不要想着去做他们的船长,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
真的,一没有这个能力二没有这样的可能更没有那样的必要,小孩只要出生就是另一个世界,在像栋栋那么小的时候还有可能需要我们,但是随着岁月,到了初高中其实就慢慢地离开我们。
很正常的,我也是这样过来的,或许可能独立意识还要早,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就跟独立意识有关系的,不夸张的,我也曾经读过几天幼儿园,在江苏路的一个二楼,去年我开车路过时候也指给夫人看的,当然房子肯定没有了,那时就是因为过于独立,而且我记得就是不想读书,后来我就自己管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有的时候一个人去周围转转,当时连静安寺都是一个人过去的,从东浜江苏路走到静安寺,逛一圈再回来,还有中山公园。现在栋栋也很有主见的,我特别的尊重这样的主见,我特别有一个人一个世界的意识,所以我更愿意欣赏、尊重、钦佩有自己主见、聪敏的人就因为从小的意识,从来不会看重或者欣赏服从的,包括对我服从,因为我不太习惯这样的感觉。不干预,这是出于本能,不仅仅是教育得来的。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考虑,就是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时代不一样、本身的习惯、能力、想法的不一样,面临的环境都不一样,我也无法替代做出任何的决定。即使指引可能也会勉为其难的,可能更加愿意提供意见,不是承担责任的问题。小孩的路都是自己走的,不可能跟随一辈子,最后的责任是他们自己去承受的,生活是否好也是他们自己去感受的。
所以,只要小时候开始能够好好地教育、引导,应该到了十八岁以后已经有着自己的判断力,要相信他们的判断力的。即使像高考的选择,也是,我先让儿子自己先做出选择然后再在其中进行比较、挑选,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有自己的想法,但肯定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别人,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法,是不要在具体问题上以我的想法为准,而是只做参考,以自己的决定为最高准则。
真正重要的是小时候的教育和陪伴,这些很基础很基础,会决定一个人的一辈子的!我欣慰,几乎所有的这些我都可以比较骄傲地说,我做到的。即使在经济上很大的压力、承受着再大的压力都坚持的。我也算很能够抗压力的人,一直是抵抗着我们这个教育制度过来的。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我的做法是对的,所以现在生活和感受很不错的!
要做好母港,其实就是可以成为孩子们精神上的安慰,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物质上的支持,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让人少操心。我经常或者说更愿意想到的是我可以提供什么,基本上是不带着要求的,然后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决定。
当然更不要去烦人家,最后让人离去。这我一直公开讲的,比如儿女婚姻上,我当然希望门当户对、条件好一点的,但是即使沂蒙山的我一样不会反对的,我不会因为一个婚姻去失去一个儿子的。
拍摄时间:2014年10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