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中蜂蜜
林中蜂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000
  • 关注人气:23,0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油价下六个省油驾驶技巧

(2009-07-31 07:38:13)
标签:

省油

驾驶

汽车驾驶

省油技巧

油门

刹车

自驾

驾车技术

林中蜂蜜

王维

分类: 汽车

 

本周油价下降了,周二油价下降的第二天去加油站加了油。还算运气,浙江97号汽油回到了6.17元。尽管下降的幅度比较小,只有18分左右,但也接近多加一升油,能省则省咯。油价是开车永远需要面对的,开车就是烧油,流出去是口袋里的金钱。这个星期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是,建行龙卡汽车卡积分兑换的930元也打到了中石化的加油IC卡,也相当于多充值了一次,这是05年到现在我信用卡消费积分换的。

开车要省油这是真理。我不赞成用少开车的方式来节省,买车本身就为了方便,仅仅为了省油不开车就有点本末倒置了。相比我觉得还是选择省油的车和养成较好的驾驶习惯比较好,这样平实开车就可以少关心。开车就要避开干扰,少想事,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实践证明,油耗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与驾驶者的使用方法、使用环境、修理保养质量等有直接的联系。也跟驾驶者的计划性和路况的熟悉程度有关系。同样的一辆车,由不同的驾驶员驾驶,由于驾驶技术不同,耗油量的差别可相差8%-15%。

 

1、柔和起步

挂低挡起步,缓缓地踩下油门踏板,缓慢加速。让汽车达到一定挡位速度时,学会听着发动机的声音来逐步把挡位从低换到高。这可以减少发动机的升温时间,增加燃油的利用率。如果启动时轰大油门来提速,这样不但伤车也会大大增加耗油量。起步加速按情况力求干净利落,迅速把车速提起来,升入高档位,市区在三、四档,18002200rpm行车是很节油的。

 

2、使用经济车速

一般轿车的经济时速在60Kmh~80Kmh之间。当汽车运行在经济时速时是最省油的。无论车速过高或过低对节油都不利。车速低时,活塞的运动速度低,燃烧不完全。车速高时,进气的速度增加导致进气阻力增加,这些都使耗油增加。

现在轿车都有一个经济时速,一般在90公里/小时,电喷车的发动机也有一个经济转速的问题。尤其现在都是采用双顶置多气门发动机,因此转速高才能发挥它的良好动力输出。不能一味的认为发动机转速低可以省油,其实高转速发动机却要工作在大于20002500rpm时才是燃油消耗少的工况。

 

3、轻抬油门

轻抬油门能省油。如果猛抬油门,则会使发动机转速突然降低而起到牵阻作用,抵消一部分行驶惯性,并使汽车产生“颤动”,而使耗油量增加。

 

4、换挡及时

换挡要快而及时,特别在斜坡上行驶,换挡的时间越短,汽车的动力性就发挥得越好,就越能节省燃料。如果换挡不及时,并且手脚配合不好而空踩油门,那必然大大增加油耗。

起步加速按情况力求干净利落,迅速把车速提起来,升入高档位,市区在三、四档,18002200rpm行车是很节油的。要有预见性,转速达到1800以上就可以轻踏油门(维持匀速,超级省油的脚法),随时准备丢开油门;转速大于1800松油门,这时发动机是不喷油的,一直到转速降到1500恢复供油。在市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来带档滑行,这时燃油消耗为零。如果再遇到下坡路那就更好了,带档下坡也安全。

 

5、减少制动

制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制动意味着能量的消耗。所以在通过交叉路口、下坡,都应提前抬起油门,使汽车自然减速达到“以滑代刹”的目的。

减少制动主要靠预见性,要充分关注前面车辆的行驶情况,特别是在红绿灯前,看着数字表确定自己的油门,一般不要为了赶时间在红绿灯前加油门。更不要狠踩油门、超车,既费油也不安全,很多的事故就是因为抢红绿灯前的几秒钟发生的。

 

6、保持跟车距离

如果道路拥塞,而前车又经常刹车,就应该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跟车距离,这样既可以从容减速,有可以减少制动次数,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既是安全的要求也是省油的诀窍,不用担心或者顾及有人看到间距过大就擦车,只要想到广东九江大桥当时幸存的人因为及时停车而拼命的刷地一下就掉下河永远不归就可以安慰自己。如果想超速,就要降档才能更快提速,新手可能不一定知道;档位在四、五档,却狂踏油门提速!提速效果不佳,油门象棉花一样,还很废油。因此应该动手勤一点,及时降档再超车。

 

 

养育幼犬毛毛的八个细节 奶壶也成毛毛的玩具 

重启金毛幼犬的养育生活 今天又接小金毛回家

博客是一个灿烂的世界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博客感受)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旅游)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装修)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家居绿化)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狗狗)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猫咪)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汽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