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随笔!

(2012-06-25 11:15:04)
标签:

休闲

分类: 随想

端午节前两天单位发了一张粽子礼品卷,价值398元,领回家打开礼盒一看,里面是7个小盒子,分别装了6个竹香清水粽、2个青豆腊肉粽、3个玫瑰豆沙粽、3个秘制鲜肉粽、2个田园五谷粽、2个香辣牛肉粽、再有4个咸鸭蛋、一包香粽伴侣,当晚老公有应酬,我一个人在家,就胡乱煮了2个粽子就了一个咸鸭蛋充当晚餐,感觉味道不错,清香、纯正,略略算计又未免吃了一惊,就这简单的品尝,就花费了40多个大洋。如此“娇小”的粽子,如果老公“尝鲜”连吃3个也是轻而易举,如此一来岂不是“粽价”昂贵?好在是单位福利,若需自己购买,我还真得掂量掂量。想到这里,我立刻回想到了幼时过端午节的情景,那个时候重庆没有商场,更没有超市,只有所谓的店铺,粽子是根本没有买的,要想过节就只能自己动手。还在节前好多天,大人就会买回糯米、黄豆、粽叶、绳子这些材料。包粽子也是一门技术,遗憾的是我母亲不会,于是有热心的婆婆或者阿姨上门代劳。直到现在我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婆婆(阿姨)娴熟地包着粽子,妈妈热情地端茶递水,然后坐在旁边亲热地拉家常,那份融洽、贴心真是令人回味悠长,现在这样淳朴、默契的场景已经不多了。

 

如今的生活条件今非昔比,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色粽子五花八门、目不暇接,人们想吃什么买什么,然而,却感觉缺少什么似的,再没了往日悠长的节日韵味!究竟缺什么呢?是粽子的味道,不是。以前的粽子多是清水粽,口味单一;如今的粽子,名目繁多,鲜肉粽、腊肉粽、海鲜粽、豆沙粽······味道鲜美、口感纯正。是价格太昂贵,也不是。区区几百元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君不见酒楼、饭馆里,一顿饭吃掉数千元的比比皆是,为过节花费几百元又何足挂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是一种文化内涵,节日氛围吧。端午,不只是粽子,更该被记住的是它那亘古绵长的历史足迹,民间习俗。幼时,大人一边磨着黄豆粉,一边包粽子,一边向我娓娓讲述端午节的来历,讲述赛龙舟的激情澎湃,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第一次听说了屈原,懵懂中有了“爱国主义”的意识,虽然这种意识很模糊、很抽象,但却印象深刻,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们要向屈原那样洁身自好,衷心爱国;划龙舟,要奋力争先,不落人后。大人们对端午节也很慎重,包粽子极认真,总是希望自己的粽子最有型,裹得紧扎,有棱有角,粽叶的色彩、绳子的捆绑都很有讲究,仿佛是制作一件艺术品似的。经过了层层工艺,倾注了无数心血,当这样的粽子端上桌时,我特别珍惜,感觉到一种很浓的节日氛围。而如今,端午节就意味着凭一张礼品卷,在超市或酒楼领一盒粽子,拿回家在锅里煮8-10分钟,捞出去叶,剥一个咸鸭蛋,倒一杯红酒,就着满桌的菜肴,尽兴吃喝而已,没了精神的传承,唯有物质的享乐!

没了文化内涵的端午节令人产生一种深深的愧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