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2012高考作文:让思维充满灵光!
(2012-06-18 11:09: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爱现代文学 |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今年,安徽高考作文爆了一个大热门,题目在网上出现以后,很快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在新浪微博发起的“2012年哪个地区的高考作文最难写?”投票中,安徽考题连中三元:“最坑爹”、“最给力”、“最寓意深远”。当我看了这个题目时也有些茫然,不知道怎样着笔,照说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考题一定要立意清晰,主题明确,譬如:考察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理想抱负;或者社会责任感,品德修养;又或者考察学生是否关注生活,富有爱心······但这个考题材料内涵模糊,很难入手,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主考官的高明之处,他就是要通过这个看似模棱两可,其实充满思辨色彩的题目,考察学生创新思维,新颖构思的能力。
梯子是用来方便人上下的用具,因此具有一定的高度,当它闲置在角落时,如果被人或物不慎碰倒,就有倒下伤人的危险,因此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下“注意安全”的条幅。然而,这个“提示”只具有单纯的警示作用,如果发生意外碰撞,譬如:大风吹倒,动物碰倒,或异物撞倒,都可能引发意外。而客户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则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样是条幅,效果却完全不同,这折射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注意安全”表现的是一种传统思维,固有观念,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则是一种打破固有理念,冲破思维桎梏的创新思维,蕴含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我们无时不在探寻创新思维,创造力是一种弥足珍贵,不可还缺的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这个实验极具启迪意义,它启发我们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发散思维。即:在问题情景中超越原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观念的心理历程;或不受成规限制而能灵活运用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超长能力。
创造力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只要我们勤于思考,用心琢磨,就一定会茅塞顿开,思如泉涌。通过研究发现,创造性与六方面有关,既:智力、知识、思维方式、人格、动机和环境。它要求我们善于“将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能发现事物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思维灵活”,“有审美力”,并且“不墨守陈规”,“有创造的动机”,“好奇”,“敢于怀疑社会规范”······
其实,创造力不仅在工程运作、科技开发等大项目、大投资上才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碎小事上的林林总总,都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放飞心灵,就一定会让自己的思维具有创新性,充满智慧的灵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