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山人说名字】原来是一对放火夫妻

(2012-06-30 07:03:27)
标签:

杂谈

    2007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一条消息:哈尔滨有个兴隆村,村里有两个小卖部,白雪涛家和褚振志周道荣夫妻家。2003年至2005年间,因白家小店生意好过自家,褚周夫妻多次点燃白家院里的柴堆、物件,那些常去白店买东西的邻居家也不被放过。白家装上摄像头也无法幸免。200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周在白家院子里浇了许多汽油,放置长长的引线,并在一人棉包里放上三支点燃的香烟以引火。幸夜大雪,灭香烟头未酿成大灾难。对烟头上的唾液作技术分析,警察终于将这两个案犯抓获。2006年春,褚被判十五年,周三年缓四年执行,因小孩子需抚养。

    这是一条令人深思的社会新闻。其实,从两位案犯的姓名中,就不难读出放火的信息。

    褚振志这三个字,就储有蓄谋放火之意。褚为储存、起意,振即行动、发作,志为士心,而心为火,入于八卦中的离卦。褚字下面有日,也为火。周道荣,周为四周、周围,道为道路,荣上有草头下有木字,均为引火之物,而且荣的繁体字上面是两个火字,三字贯串起来,为木生火旺之象,拦路放火之意。真是一对门当户对好夫妻。2003年到2005年这三年又是木火较旺的时候,所以有蓄意放火之事发生。

    农民日报也对这件事情作了相关报道。下面,是该报发表的署名蒋书的文章《嫉妒点燃的“鬼火”》——

从2002年开始,一股诡异和不安的气息涌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王岗镇的前兴隆村。三年之内,村民家的柴火垛、猪圈、羊圈竟然着了20多次火,而村民白海涛家更是接二连三地起火,派出所也是破案无门。即使白家安上了摄像探头,可依然没有阻止火灾的发生。一时间,村民们人心惶惶,关于“鬼火”的传言开始流传。

 

频发离奇火灾

    2005年12月27日,天刚蒙蒙亮,哈尔滨市王岗镇派出所突然接到一个报案电话,报案的是民警齐明非常熟悉的王岗镇前兴隆村村民白海涛,前兴隆村又着火了。2002年,齐明第一次接到白海涛的火警报案时,还以为是谁扔了个烟头无意中点燃的,但随后发生的事却让齐明成了前兴隆村的常客。

    从无火灾的前兴隆村,自2002年那次起,五年来火灾频繁,尤其是白海涛家:先是院外柴堆起火,后是放在家门口打火机都点不着的皮沙发燃起大火,火焰直冲房顶。被火烧怕的白家人,后来对易燃物特别小心,甚至把农村传统的取暖做饭的柴火都换成了煤。即使如此,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火灾还是离奇地从天而降,突然烧了起来。

    几年过去了,让白海涛刻骨铭心感到恐惧的火灾,原因仍无从知晓。这一起起神秘的火灾,也成了王岗镇派出所民警的一个多年未解的谜:大火烧过后,主要物证没了,无从证明人为纵火,也就不能正式立案。白家几次离奇的火灾,连警察都查不出原因。一时间,关于白家的传闻如暗流在村里悄悄涌动:有人说白家招惹了传说中的放火教;有人说白家房子的方位触怒了鬼神;甚至有人连离村子几里外的坟地都与火灾联系上了,说有专门放火的鬼。
  屡遭火灾的白家人,陷入一种无可名状恐怖之中。三年来,他们每天上半夜轮流在窗户前值班,但仍不能阻止火灾的发生。万般无奈之下,白海涛花了1万多块钱,装上了一部可以和银行媲美的五个探头的监控系统,一家老少七八口人,轮流在显示屏前值班,高度注视着自家四周的风吹草动。由于监视器只能录像不能报警,已欠债两三万元的白家,仍不惜借钱装上了报警器。

    谁知装了摄像头后,白家再也没出现过火灾。可其他村民家的柴堆却像白家以前那样,先后神秘地冒出火光: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先后着了20多把火。恐惧、猜忌、愤怒、不安的气氛,像乌云笼罩在前兴隆村。邻居们疏远了白海涛,怀疑是他家给大家带来了灾难,说他家是火源,跟他家有牵连的地方都先后着火。白家的火灾,真与其他村民家发生的火灾有关联吗?

 

三年破案未果

    几年来,在和这个纵火者的斗争中,连其影子都没看到的民警们深感其狡猾:一般着火都是在20时到23时,外面漆黑无人时发生的。而且纵火者始终不烧着人和房子,并还采取一些反侦查手段:虽然警方已发现前兴隆村发生的几十次火灾均为人纵火,但因为没有重大价值的现场线索,而使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放火者到底是谁呢?

为避免造成村民更大规模的人身财产损失,派出所说服村民将易引起火灾的柴堆迁至村外。意外的是:柴堆迁出了村子,火灾却进入了村民的院里。犯罪分子的气焰愈趋嚣张,行动也更为大胆:此时烧的是羊圈、猪圈,再发展下去就要烧民房,出人命了。

    一次次火情,一次次罪犯逍遥法外。三年的追踪,换来的却是罪犯一次又一次对法律肆无忌惮的挑衅。经警方宣传,尽管村里有关鬼神纵火等传言渐渐销声匿迹,而随后到来的却是村民们的互不信任,还有对派出所迟迟不能破案而产生的不满。

 

未遂大火

    听白海涛说有人在他家放火未遂,齐明一阵兴奋:现场没被破坏,警方就能从中寻找到纵火者的蛛丝马迹;只要有了证据,这个困扰了前兴隆村多年的神秘“火鬼”,现原形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原来,12月27日这天早晨,白海涛刚打开房门,就闻到一股汽油味。他定睛一看顿时吓呆了:院子里的雪是黄颜色的!弯腰一抓,竟是汽油将雪浸透了。他家拖拉机的油箱被人灌上了汽油,房上、寿材上都被浇了汽油,还有一大团用汽油浸泡过,上面有烟头、药捻等助燃物的布;院外围墙上还有一道被火烧黑的明显痕迹———那是有人从外面用引火绳往里点火。犯罪分子为确保火燃用了双保险:外面放火,里面下药捻子。

    副所长迟强注意到:浸满汽油的布包上,有三根点燃过的香烟,其中一根已近烧至根部引燃下面的易燃物,幸亏昨夜的一场大雪熄灭了烟头和导火索。到底谁对白家有如此深仇大恨,定要置他家于死地呢?但是遗憾的是,白家的摄像探头安装的角度偏了一点儿,没能拍摄到犯罪分子的纵火过程。想到这场纵火未遂案的严重后果,民警们为白家感到庆幸。

    但他们没想到,白海涛的奶奶听说有人要烧自己的寿材,连生气带上火,半个月后就去世了。可放火者到底是谁?为什么对白家屡下毒手?白家人如此痛苦,他就丝毫没有恻隐之心?此人定与白家有着深仇大恨,这是明显的报复。

    三年来,警方调查发现,白家确实没和谁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在警方撒网式的调查中,一个叫褚振志的男人进入了警方视线,他是唯一可能与白家生有仇怨,而实施放火的报复者。前兴隆村东南处有两家小商店,主人分别为白海涛和褚振志。因白家的店比褚家的店生意好,故褚振志对白海涛曾有过激行为。据警方调查:褚振志老家山东,来当地做倒插门女婿,其人除了心胸狭窄,并无犯罪前科。对警方的询问,褚振志一脸委屈:要是我放的火,你们枪毙我,我孩子还这么小,我这么干不是丧良心吗?

 

火鬼”于出

    为了尽快确定嫌犯,警方赶紧把现场遗留的三个用汽油泡过的烟头等重要物证,送公安技侦部门进行DNA鉴定。化验结果大出警方意料:抽此烟头的人竟是个在警方视线之外的女人。

    很快,一个叫周道荣的女人浮出了水面:她就是被警方怀疑的嫌疑人、小商店店主褚振志之妻。村民们对她颇有微词,而且她平时抽烟,曾和白家有矛盾。警方立即依法对其提审并抽血化验,结果证明:其DNA和在白家纵火现场助燃物上发现的烟头上的唾液DNA化验结果完全一致。警方又在对其家进行的依法搜查中,发现了和纵火现场完全一致的引火物。

    铁证面前,周道荣和褚振志不得不承认:这些年的每一次火都是他们放的。而放火的动机就是为了生意:原先褚家的小商店非常红火,可自白家的小商店开业后,褚家的生意便每况愈下,褚振志便想通过火灾搞垮白家,起先他只是在白家放火。自从白家安装了摄像头后,这夫妻俩总算是有所忌惮,但是他们还不甘心,反而迁怒于到白家买东西的村民,转而去烧这些村民的柴火。

    村子里人都说褚振志两口子心胸狭隘,实在缺德。2006年,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褚振志、周道荣犯有纵火罪,判处褚振志有期徒刑5年。考虑到他们的孩子还小,判处周道荣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事到如今,开始轮到褚振志夫妇俩惶恐不安,痛不欲生了。自打这个案子侦破以后,前兴隆村就再也没有着过火,而有关“鬼火”的流言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