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财经界发生了很多大事,例如股市大涨,几大巨无霸相继上市,例如人民币升值,例如房价飞涨,外汇储备突破万亿.....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却是去2006年7月去华为参观的经历。
华为在业界素以低调神秘著称,掌门人任正菲几乎基本从不接受媒体采访,而任总的《华为的冬天》、《华为基本法》而震撼天下。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有这个机会能够实地参观华为,实属相当难得。我一早就做好充分准备,照相机,录音笔,笔记本,全副武装。
早上8点准时出发,一行人赶到位于深圳关外的华为总部,见到华为的接待人员,清一色的职业服,非常有职业风范。时间紧迫,马不停蹄开始参观,在接待人员带领下,我们第一站来到数据中心,透过落地的大玻璃窗,我看到几十个身穿白色大褂的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操作台上无数的按钮,还有一个个巨大的显示屏,从外观看,这更像是电视里看到火箭发射的指挥室。原来这里正是全球客服的数据管理中心,华为的程控交换机遍远销亚、非、拉、欧等海外几十个国家,还有中国的东西南北几十个省份,产品的销售只是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售后服务。而这二三十个科研人员就在远程监控着遍布全球的不计其数的产品,保证产品稳定运行,责任可谓是重中之重。
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二站——物流中心,这里就是承担着所有原材料采购、产品配送和成品仓储的重要作用,根据我了解企业管理常识皮毛,如何有效做好这项工作,实现零库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令人惊讶的的是华为的物流中心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可以看到的是一个个转动的皮带轮,装箱机和高大的机械手,产品装箱库存全部由机器完成,人力基本完全解放。据华为人的介绍,华为这套系统的先进程度向国际水平看齐,同时采用这套系统后对公司的整体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与我见到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华为能做到如此的现代化?在惊叹和佩服之余我心中始终思考着这个问题。
华为发言人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华为的专利技术,据了解以华为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在自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华为公司专利总量已经达1万多件,2005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3600件,累计申请国内专利9600件,申请PCT国际专利和国外专利1574件,其中90%属于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1800件;华为商标在170多个巴黎公约成员国和140多个WTO成员国内享受特别保护。这些简单数字背后凝结的心血和汗水可想而知。
在华为公司有一面约20米宽的墙被称为“专利墙”,上面摆满了各种专利认证。据华为发言人介绍,华为总员工约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近2万人,华为每年在研发上投资巨大,约占总投资的10%,华为非常重视专利申请,每年拿出奖励申请专利人员奖金数以亿计。站在华为的“专利墙”前,我的疑惑迎刃而解,是啊,唯有追求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做到优秀,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个人是如此,企业是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创新两个字的分量,绝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它意味着忍受长久的寂寞和煎熬,而前途是不可预知的。
华为之行带给我深深地震撼,我为这个企业由衷地敬佩,并且为我们的国家拥有这样的企业深感欣慰。在几个月后,我也陆续看到华为专利造假的相关新闻,此间真伪,不得而知。但我深信一点:一个追求创新的企业是有希望的,一个追求创新的民族,它的前途是光明的。

图为华为员工之家——百草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