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如何叫爸爸

(2018-06-25 14:19:39)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中国台湾] 竺家宁
孔子如何叫爸爸

汉代以前都没有“爸”这个字,可是全世界的语言都会把父亲叫作“爸爸”(papa),或者这个音的变体。为什么孔子时代没这个字?孔子如何叫“爸爸”呢?
其实,如果我们带入一点声韵学知识,这个答案不难解决。声韵学上,有“古无轻唇音”的条例,这个条例适用于大部分的语言。我们看下面这几对英文字组的比较,它们都是同源词,试比较同组中的前后两个开头的字母,不就是一个重唇音(双唇音p或b),一个轻唇音(唇齿音f )吗?它们原来是由同一个音演化出来的。
pedal:foot
brother:fraternal  
break:fragment
拉丁文 pater→英文 father
可是,中文的“爸”字直到魏晋时代才出现,先秦时代根本没有这个字。那么,先秦时代的孩子如何叫爸爸呢?难道,中国古代的小朋友学讲话,都不会叫“爸爸”,只会叫“父亲”吗?这是不合乎人类语言常态的。
“父”是一个很古老的汉字,它的字形是手握着一支短短的权杖,表示家族中有地位的男子,用这样的造字方式来表示爸爸的概念。在音读方面,我们可以带入两条声韵规律,一条叫作“古无轻唇音”:今天[f]的音来自古代的[p],“古无轻唇音”是语言演化的普遍性原则,上述英文的f不就是从p变来的吗?
另一条规律是:今天的[u]韵母,大部分由上古的鱼部字变来,而鱼部字原先是念[a]音的。我们试着把这两条规则带进“父”字的音读,那么它的上古念法就近似爸 [pa] 字了。这是中文的“元音大转移”现象(英文也有类似的现象,叫作great vowel shift)。在孔子时代没有“爸”字,只有“父”字,“父”就念作“爸”。到了魏晋以后,“父”字不念“爸”了,于是在“父”的下面注一个音“巴”,于是诞生了“爸”字。所以,孔子仍然会叫爸爸。当时虽然没有“爸”字,但当时的“父”字就读[pa]。用[pa]这个音叫爸爸,是全世界语言的共性,孔子也不例外。
英文除了叫papa之外,也可以叫“爹爹”(daddy)。这一点和中文的情况完全类似,又符合了语言的共性。
“父”字发音的演化如下:
“父”[pa→fu]→“父+巴=爸”(papa)、“父+多=爹”(daddy)。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8年第5期。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64370935订购。或在淘宝网搜索“咬文嚼字”选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