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卷石』正解

(2014-08-19 16:43:59)

http://photo.99ys.com/1115/166/552/20110310172923528671.jpg

◎成 萌

    人教版《语文》(2008年版)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收录了柳宗元的名文《小石潭记》。其中“卷石底以出”一句,课文注释为:“石头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这是值得商榷的。
    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在《诗文浅说》(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4年出版)有个考证:“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查中华书局本《柳宗元集》是据《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标点的,这个(本)子里对‘卷石’没有注,再查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对‘卷石’也没有注。因此,我把‘卷石底以出’解作‘潭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完全错了。原来这个‘卷石’的‘卷’读quán。‘卷石’本于《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注:‘卷犹区也。’《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注‘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原来‘区’是齐国的容量单位,一区等于一斗六升容量,卷石,指相当于一斗六升容量的大石头,所以可作为坻(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岩(岩石)。在上本《(诗文)浅释》里注错了,特向读者道歉。”由此可见,“卷”即“区”,是齐国的计量单位,相当于一斗六升。“卷石”的真意是大约一斗六升分量的大石头。(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咬文嚼字》,本刊邮发代号4/641,订阅此刊请到当地邮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