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勇无惧的气魄追溯残敌”?
◆姜红民
1947年,国民党军队攻占了延安。国民党电台播送着“喜讯”:“国军正以英勇无惧的气魄追溯残敌……”(《潜伏》第18集)
余则成听说延安失守的消息后,情绪非常低落。而我听到这句话,却忍不住要笑。
残敌,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军。对付他们,用得着“英勇无惧的气魄”吗?《潜伏》台词真是幽默老到,一句话就把国军的外强中干勾勒出来了。这句话其实又是铺垫。中共地下党的一位同志宽慰余则成说:“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这句话因为针对的是国军,而显得极具智慧,让余则成在瞬间开悟,得到解脱。
然而,国军可以“追击残敌”“追赶残敌”“追寻残敌”“追踪残敌”,却是无法“追溯残敌”的。
“追”指追赶,“溯”指逆流探源,“追溯”即逆流行向江河源头。比喻向前推算、探索事物的由来。比如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要讲《申报》,是必须追溯到六十年以前的,但这些事我不知道。”也可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如“追溯往事”。
“残敌”可“追”却不可“溯”。凡可“溯”者,必须是有源有流的事物,江河如此,时间之流也如此。而“残敌”却并非此类事物。若一定将“残敌”称为“流”,其“源”大概是敌军主力吧。可是这个源头却已被歼灭,无从追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