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错了时辰
◆董鸿毅
东宫太后慈安于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戌时猝然去世,年仅四十五岁。《说慈禧》138页《慈安之死》中,介绍慈安的后事安排:十一日天明,守候宫中的大臣瞻仰慈安遗容。同时,慈禧已经为慈安准备好了一个很大的金匮。“未正二刻(中午12时左右),大殓,也就是将慈安入棺。”
“未正二刻”是14时30分,而不是“中午12时左右”。
中国古代以十二地支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是前一天的23时到第二天的1时,丑时是1-3时,寅时是3-5时,卯时是5-7时,辰时是7-9时,巳时是9-11时,午时是11-13时,未时是13-15时,申时是15-17时,酉时是17-19时,戌时是19-21时,亥时是21-23时。
每个时辰都有“初”“正”之分。“初”指时辰的起点,如“子初”指23时;“正”指时辰的正中,如“子正”指24时。每个时辰又可分为八刻,前面四刻为上四刻,后面四刻为下四刻。这样每一刻就相当于现代的15分钟。
未时指13时到15时,因此,“未初”指13时,“未正”指14时,“未正二刻”则是14时30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