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18
  • 关注人气:21,0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坛品酒”报告(二)  坛主:王立群       “逆龙鳞”不是“拔掉龙鳞”

(2008-02-02 11:03:44)
标签:

杂谈

 

“逆龙鳞”不是“拔掉龙鳞”

◆     李大新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148页,王教授写道:

    汲黯两次抗旨,多次“逆龙鳞”(古代称皇帝为龙的子孙,“逆龙鳞”就是拔掉龙身上的鳞片,用来比喻触犯皇帝),汉武帝都没有降罪。

    “逆鳞”一词出自《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同“撄”,触犯)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逆鳞,即倒生的鳞片。《韩非子》以龙比喻君主,龙有不可“婴”之逆鳞,君主也有不可触犯的尊严,后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和违忤旨意为“婴逆鳞”,简称“婴鳞”。

    也有称“批逆鳞”的,比如《史记·刺客列传》:“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谓秦国强暴,不可触犯。

    “逆龙鳞”之说,应是“批逆鳞”的再变化。其含义还是触犯君王。如宋梅尧臣《送司马谏议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然而,两个“逆”字的意思已经不同了。“批逆鳞”的“逆”指倒生,而“逆龙鳞”的“逆”指忤逆、触犯。

    “‘逆龙鳞’就是拔掉龙身上的鳞片”一说是从哪里来的?还请王教授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