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说“十大语文差错”(三)    请君莫戴“紧箍咒”

(2008-02-02 10:34:21)
标签:

杂谈

请君莫戴“紧箍咒”

◆张守愚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紧箍咒”这一咒语,因为《西游记》,因为孙悟空,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而且,它很快就引申出了新的含义,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凡是被称为“紧箍咒”的东西,其威力必定惊人。试想,连敢于同整个天庭作战的齐天大圣都不得不乖乖臣服,这“紧箍咒”该是何等厉害!唐僧会念“紧箍咒”,就相当于是牢牢抓住了孙悟空的命脉与软肋。

    如今,“紧箍咒”一词活力焕发,颇受媒体宠爱,“戴上紧箍咒”“套上紧箍咒”“安上紧箍咒”等组合屡见不鲜。“戴上束缚人的东西”固然不能算错,但“戴上咒语”似有不通之嫌。这类组合只在意“紧箍咒”的比喻义,而忽略了其本义,“紧箍咒”毕竟是一个能使箍儿收紧的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一个词语,无论是用其本义还是引申义,与其搭配的词语都必须恰当。比如“算盘”,本义是一种计算数目的用具,引申出的比喻义是“计划、打算”,如“如意算盘”就指“有利的计划”。与“算盘”搭配的动词是“打”,无论用本义还是引申义都是如此。“打算盘”是可以的,“订计划”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把“打算盘”说成“订算盘”,那就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箍是箍,咒是咒。“戴金箍”,“念紧箍咒”,翻遍《西游记》,吴承恩都是如此搭配的。个别媒体无视二者的区别,甚至出现了“一根根紧箍咒”的搭配,未免有点说不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