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估观众的文化境界一观电视剧《金牌投资人》后引发的思考
(2019-02-09 19:24:13)
标签:
文化娱乐杂谈 |
看完电视剧《金牌投资人》样片后,总想写点什么。这种冲动不是想俗气地点个赞,或发泄一些理论式的无聊,而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剧中反映了一些中国观众的观剧趋向,或是中国观众文化态度的移动。因此,我想以该剧播出引起的受众市场动向,不仅是做一点思考,还希望多少牵引出一点影视创作人以及评论界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业界是怎样给这部剧定位的。
打开网页,关于这部剧的定位众说纷纭,有的称是一部职场剧,也有的称其为行业剧,更有称为青春金融商战时尚大剧。但我认为不管让这部剧加入何种类型,它无疑是一部现实生活题材电视剧。而又由于它所反映的角度独特,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它又是个现实生活中虽然常见而又不太容易了解的区域。
众所周知,近年来,针对我国电视观众出现的中老年、低学历受众增多的现象,不少影视剧制作单位在电视剧题材上走入了偏、怪、奇的歧途,特别是悬疑、玄幻、仙侠、穿越题材盛行,过度戏说、过度娱乐和过度虚无等现象集中,从而导致我国电视剧创作中“三俗”作品频频出现,使我国影视剧题材资源出现严重病危。而《金牌投资人》的出现,观众市场反映让人出乎意料之外。
电视剧《金牌投资人》讲述的是现代投资人中发生的商战故事,它以草根出身的年青投资人方玉斌凭借过人的专业能力和信誉在金融行业中拼搏的事迹为线索,不但描写他与出身于金融世家女总裁苏晋的争战与爱情,也描写了燕飞、戚羽、苏浩等年青投资人的不同人生,更用众多投资行业的商战事例和人物,生动地展现和介绍了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以及职场业态和专业知识。
但是,正是这部被业界视为行业性强、知识性强、专业性强的电视剧,却出乎意料地受到观众市场广谱化反响。数据显示,这部剧在湖南卫视“青春进行时”剧场播出后,在索福瑞CSM52城市组同时段排名均为第一,而且份额每天稳中有涨。此外,数据还显示,这部剧还有着较强吸附力,受众忠实度始终稳定在35%以上,最高单日达到45%。同时,这部有关商战与职场的电视剧,不仅受到了女性的青眯,还契合了中青年、高学历观众需求。从分众数据看到,该剧女性观众占比达到57.41%,24-44岁中青年观众占比也接近40%,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的观众也超过了60%。因此,可以断言,这类题材的拓展与尝试,应该命中了目前受众的需求,也命中了目前收视市场的空点,思考与总结,下列三点尤为重要。
一、 文化境界的提升,观众收看价值提级。
目前,对于我国电视受众文化境界的提升之快,是许多影视创作人始料不及的。已往许多人对电视受众的文化判断,都是以言情及动作为热点,低位观赏情趣为基点,但从《金牌投资人》的收视反馈来看,广大观众的文化境界的提质,已成不可否认的事实。正如一位网民的留言所述,“这不是一部披着爱情的商战剧,很好看,爱情都是点到为止。大篇幅地描写商战、职场,真的很受用,里面的很多内容都很实用”;还有一位名为“鱼禾”的网民这样留言,“接地气,快节奏,干货十足,深入浅出。原著可以说是金融职场的科普入门读物了,电视剧丰满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秉承了原著的精髓”。
二、 收视心理的升级,深度观剧习惯形成。
然而,受众市场的这个巨大变化,对于电视剧收视来说,即是观众从浅层观剧转入深度观剧。以往卿卿我我、打打杀杀、虚虚实实的故事与剧情已不为大部份观众偏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现实能量、价值能量和知识能量的电视剧受宠,《金牌投资人》的胜出,正是缘于这个背景。
三、 金融投资的吸附,目标观众需求对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潮涌潮起,在众多的行业中,提起金融投资行业,总有种神秘而敬仰。在观众印象中,金融人士往往是步伐匆匆而西装革履,满目专业极强的数据报表和紧张严肃的数字战争。正是由于这种行业特征的吸附,或多或少增加了《金牌投资人》对目标观众的期待,同时也开辟了受众市场行业观剧和深度观剧的习惯。
但是,金融投资仍是一个与大众距离较大的行业,如何才能进行影视还原或再现,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智慧的过程。据《金牌投资人》导演和编剧撰文介绍,他们非常认同出品方对这部剧的定位解读,努力在行业感和大众接受度之间寻找平衡,不是一味地用专业术语“炫技”,台词设计方面,既保持专业感的同时,尽量大众化、生活化,成为观众学习金融知识的载体,做好专业化向影视化转变的中介,讲述一个既专业又有温度、且能引发观众共鸣的行业故事。据说,为了让这部剧真正展现出专业性和行业感,主创团队在拍摄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补课金融学常识和术语,到与金融人士接触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一切为了观众能从这部剧的细节之处捕获到金融剧应有的专业感。事实也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失空,《金牌投资人》的收视反馈报答了他们的一片苦心。
总之,电视剧《金牌投资人》作为青春剧、职场剧、行业剧和金融剧,在芒果影视、博集影业、稻田影视的精心策划和精心打造之下,为我国电视受众观剧文化的转型,做出了有效的尝试,这是可喜可贺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