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快三十年的晚会,最近做了一台完完全全的“真唱”晚会,这在近二十年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晚会地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题是《洞庭鱼米乡—白诚仁作品暨湘籍歌唱家经典音乐会》,参与的歌唱家除有近年活跃在中国歌坛上的宋祖英、张也、吴碧霞、王丽达、刘一帧、潘军等外,还有81岁高龄的方应暄老师和刚从歌坛冒尖的红叶组合,这是一台多代歌唱家同台的盛会。
同时,这也是一台双管配置的交响乐团和大型会唱团为结构的音乐会,作为总导演的我,由于长期接触电视,近年来对于现场真唱真是还有点陌生,何况伴奏、伴唱的还是上百人的交响阵容。
但是,首先特别令我震憾的是已81岁高龄的方应喧老先生,这位当年第一次把白诚仁先生作曲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唱给毛泽东主席听的歌唱家,今天还居然激情高昂,字正腔圆的为近6000观众演唱了这首歌曲,不断歇的掌声证明了观众对这位老人崇敬,同时也充份证明了这位艺术家的造诣和功力。
音乐会上,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红叶组合”也为观众展示了自己的艺术功力。由于演出档期原因,她们演唱的《苗岭好》与交响乐团仅有一遍合练,再加上与宋祖英的《小背篓》、《苗岭的早晨》和吴碧霞《山神》的临时编配的伴唱,居然都让她们自如,和谐、圆美的完成了,愿她们以这种艺术精神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最后,我还要感慨的是宋祖英、张也,吴碧霞等一批成熟型艺术家,她们不愧是中国歌坛上的“大姐大”,更有湖南人的真实和才华,和她们相识和合作好多年了,但她们仍然如此坚实,如宋祖英的甜美情深,张也的亢亮完美、吴碧霞的深厚功底都让人感触到这些歌坛“湘女”的最美最真。
相比之下,我以为,这台晚会对于当今不少处处都“假唱”的演员应是个很重要的“行业教育”。
总之,我以为,我的感受是能代表广大观众的,因为所有的观众是期盼最真实的艺术,最实力的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