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流行“男人剧”。
细细数来,近年来热播的大剧,不少都拥有个性化极强的男主角。如《亮剑》中的李云龙;《狼毒花》是的常发;《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特殊使命》中的巩谓平;《双枪李向阳》中的李向阳以及2008春节热播的《炊事班的故事》中的军人群象等。据2008年年初阶段统计,《亮剑》在全国37个频道中播出过74次,其中中央八套播出过5次,而天津卫视和重庆卫视达到了8次。另外,《士兵突击》也在全国36个频道播出过72次,其中山东卫视和河北卫视各播出过7次。一时间,这些精典男人成为了目前中国收视市场关注的重心。
面对这种个性男人抢领电视剧场的现象,不得不引起电视媒佳的关注,综合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诠释。
其一,传统电视的主流观众是中年以上妇女人群。
由于近年来多媒体传播渠道在我国的扩展,传媒受众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传统电视,随着一部份青少年受众流向新媒体,其高龄化、女性化趋向加重。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收视市场的各层次观众收视率指标中,女性观众收视已略高于男性,如在全天时段,男性收视率为15%,而女性收视率已达15.85%;而且至晚间,这一表现更为明显,其男性收视率为29.62%,女性则达31.75%。
同时,随着年龄的递增,收视比重也在不断异变。如15-24岁的人群,其全天收视率为11.45%,但至55-64岁人群,
全天收视率则达21.79%; 在晚间时段,
其收视表现更加分离,如15-24岁的人群的收视率为22.54%,而55-64岁人群则达41.83%。
从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理解,“男人剧”的市场雄起是因电视受众市场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由于中老年女性观众的增长,以及她们对男性偶想的向往,从而引起了市场对“男人剧”的关注。
其二,个性化男人勇敢偶象为许多电视频道热捧。
多年来,悲情剧是我国电视剧市场的主角,但《亮剑》的成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女人的悲情外,男人英雄偶像似乎更符合当今社会竞争发展心态,其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更能影响人心。于是,一批主打“男人剧”的电视频道应运而生。
据了解,从2007年8月1日开始,某卫视连续推出《狼毒花》、《士兵突击》、《大刀》等多部“男人剧”,这种集纳式的连续编排,加强了目标观众的认同,让频道“男人特色”得到鲜明体现,使该卫视2007年全天份额较2006年上涨37%,可见2007年
“男人剧”特色为其增光不少。
另外,前不久,2007年度江苏观众最喜爱电视剧评选揭晓,《新上海滩》、《五号特工组》、《狼毒花》获得年度国产剧前三名,也由此可见“男人剧”之所以成为许多电视频道所热捧的原因。
其三,娱乐电视的反向收视是受众分流重要表现。
近年来,由于《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收视突起,国内选秀节目层出不尽,但由于节目同质化程度高,播出密集,在一阵辉煌后,开始让观众渐入疲劳期。尤其是选秀节目的主流人群集中度较高,有着低龄、低薪、低质等特征,相对高龄、高薪、高文化的中老年观众来说,在一阵热潮之后,面对无继续创新的选秀节目,中老年受众对泛娱乐的抵制心理更加明显。所以,在2007年,一批热点选秀节目收视均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在这种局势下,“男人剧”则正好脱颖而出,与娱乐节目形成差异化比较,有力地迎合了这类观众的需要。
对于“男人剧”现象,也许是昙花一现,也许会持续若干时间,或许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但作为社会转型期的电视受众市场,有着较高的运动性,所以,电视媒体只有把握受众的心理动态,市场的环境动态,社会的文化动态,才可以争取市场,占领市场,收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