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申赋渔的《逝者如渡渡》,近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该书讲述了数十种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故事。这些内容先后被百余家报刊杂志刊登转载。文章先后获“冰心图书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金奖”等奖项。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
渡渡是一种不会飞的鸟,肥硕可爱,温顺笨拙。1861年,在毛里求斯被人类灭绝。渡渡鸟的灭绝,是工业文明对动物大规模灭绝的开始。渡渡鸟灭绝之后,“逝者如渡渡”成了西方一个流传广泛的谚语,人们用它来比喻,失去的将不再回来。事实上,自渡渡鸟之后,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物种被人类灭绝。而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并这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涉及到生态、历史、地理、文化、种族以及人类未来的书。
“泰坦尼克号建成下水的这一年,英国人在纽芬兰岛上枪杀了最后一只白狼……”
“1907年12月28日,生物学家在森林里发现了最后一只已经死去的新西兰椋鸟,有人在它的尸骨旁立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再见,新西兰。”
“火光一闪,枪响了,世界上最后一只渡渡鸟应声倒下。一只卡尔瓦利亚树果从它的嘴里跌落出来,滚到一边。”
“1649年,马达加斯加土著完全不必担心隆鸟来糟蹋他们的庄稼了,他们把最后一只隆鸟也已经杀死。”
……
全书书写了许多奇异的动物渐渐地远离我们而去的过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申赋渔说。
该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进行装帧设计,庄重典雅。扉页上,是“渡渡”两个字和一片带血的羽毛。这样的设计,赋予了这本书伤感与沉痛、求索与悲悯。
书中每篇文章,都配有精美插图,出自画家魏永恒之手。翻开书,一个个“它”定定地向读者看过来,安宁的,纯净的,孤独的,骄傲的,期许的,落寞的,都带着一抹忧伤。渡渡鸟也许正记挂着那颗从嘴里滑落的树果,枣红马也许正默望着坟茔中的爱侣,而那只叫句句的老虎也许正等着从前朝夕相处的驯兽员将它放出囚笼……
“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然界霸道的侵占,还有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残酷奴役。每一个物种与民族的消失,影响都如水波,扩散到生物链的其他环节。人们当时意识不到,疼痛却绵延至今,并将波及未来。”申赋渔说,他和朋友们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了一个渺茫得几乎无法达到的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还天空以天空,还自然以自然,还生灵以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