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孩子的美丽梦
(2009-03-13 12:33:57)
标签:
杂谈 |
南京的网友,最近发起了一个关于“美丽梦”的活动。他们要给安徽一家孤儿院的4个兔唇孩子带来“美丽之梦”。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2008年,我所写的《不哭》一书中写到在安徽颍上,一位名叫王家玉的70多岁的老人,收留了200多个孤残儿童,独立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孤儿院。在书出版不久,我和数十位朋友一起,再次前往孤儿院,送去书的稿费和一车衣物、文具、书本。
爱心行动和书中那篇名为《孤儿院》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南京网友“小羚羊”。她含泪发帖,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关注这些孩子。其后不久,她便和许多网友,带着钱物来到了孤儿院。这一行人当中,就有西祠网“爱心之旅”版的网友。
随后,这个爱心接力棒传递到了“爱心之旅”版主“金陵辟邪”的手中。在他的组织下,又有更多的网友前去安徽颍上的孤残儿童之家。
今年2月,“小羚羊”、“南京辟邪”和我坐到了一起。孤儿院中那些残疾的孩子,牵扯着他们的心。
“有些脑瘫的我们可能没办法,但是那些兔唇的孩子,是不是能帮点忙?”
“明星的孩子,不幸是兔唇,他们可以送到美国去治疗。而这些孩子,却被家长抛弃了,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我们没办法把孩子送到美国治疗,那能不能把美国的医生请过来给他们治疗呢?”
大家于是分头行动,四处寻找希望。有时候,奇迹突然就会出现。时隔不久,“南京辟邪”就带来好消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愿意无偿为这些孩子治疗,他们正与美国专家密切联系。
“孤残孩子的美丽梦”的活动,紧张地进行起来。爱心联结下的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团结在了一起,他们反复蹉商,多方动员,细致商定并落实每一个细节。
一批网友陪伴主治医生前去安徽颍上孤儿院了解情况,对孩子进行初步的身体检查。
一批网友准备车辆,因为3月14日一早,就要从颍上把孩子接来南京。
同时,还要准备好孩子们到来之后的生活接待。
“南京义工”版的网友开始联络爱心陪护人员。
医院更是安排专门人员,投入到接待美方人员并术前安排工作当中。
这是爱的力量,这是爱的奇迹。只要用真心,就能打动一切,甚至达到,几乎不可能的梦想。现在,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等待新的命运降临到这些孩子们的头上,等待着他们能够绽放出美丽的笑容,同时,还有更多的人,预备着,用自己的爱心,能带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生活。
“美丽之梦”在博爱之都南京,悄悄开放。
时间节点:
一、3月14日,早上7点发车安徽颖上县接5个孩子来南京。下午5点左右入住南京二附医院(下关姜家园,三叉河大桥附近)。
二、3月15日、3月16日检查身体。
三、3月16日下午3点,在二附院召开欢迎孩子仪式,同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四、3月17日、3月18日,中外专家为孩子做手术。
五、3月29日左右,孩子手术后恢复健康,送回安徽颖上孤残儿童之家。
六、继续关注这些孩子,继续关注孤儿院。
五个孩子情况简介:
他们太弱小,没有人知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确切时间,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没办法呐喊没办法抗争,只是被迫地接受着与生俱来的不公平的生命事实。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姓“王”,都有着同一个父亲,因为天生残疾的缘故,都不爱笑,不愿说话,极度缺乏安全感。
一、王烈,小名烈烈,男,05年7月11日被路人发现,刚出生不久,被丢弃在一个废弃的窑洞里,身边只有1床小抱被,呼吸微弱,耳朵里甚至已经生蛆。经过当地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后被送到王家玉孤儿院。现在身体健康,很讨喜、很活泼,一睁开眼就喜欢跟着王院长,象个“小尾巴”。唇裂比较严重,说话不清楚。
二、王慈爱,女,06年7月12日在孤儿院门口被发现,刚出生几天,当时身边放着1包奶粉、1床小抱被和几件小衣服。性格文静,不爱笑,口齿不清。
三、王晓燕,女,07年6月的一个早晨在孤儿院门口被看门大爷发现,刚出生,脐带还没脱落,身边有2包奶粉和一些衣服。到现在还不会说话,非常爱哭,喜欢粘着看护阿姨,没有安全感。
四、王姜和,男,06年夏天派出所送到孤儿院,当时已经1岁,身边仅有一些随身衣服。害怕陌生人,抗拒别人碰他,也不愿说话,走路困难,需要扶着东西才能缓慢行走。是个聪明、心里很明白的孩子。
五、王全愈,男,09年2月20日被人捡到后送到孤儿院,估计是08年12月底出生。和前面四个孩子不同,他的背部长着一个巨大的肿瘤,直径大概有20公分,占据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后背的大部分,无法平躺,稍微一碰就会大声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