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云秀与杜丽娘

(2007-08-29 16:43:25)
标签:

文学/原创

 

每个人痴迷于一门艺术,必定有个触发点。就像一篇文章起笔之前的那个灵感。我的对于昆曲的入迷,是因为杜丽娘,徐云秀演的杜丽娘。

那是在朝天宫兰苑剧场,戏是《牡丹亭》的“寻梦”。舞台上杜丽娘娉婷而来,盎然春意下,找寻着失落之梦。然而,一瞬之间,她从撩人春色下的喜悦,陡然转为伤春的悲情。那喜与悲巨大的反差,如此生动细腻地写在她的眉眼之间。这强烈的从内心到神情的对比之后,我便完全陷入到那情境的当中,再不能自拔。杜丽娘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回首,一声叹息,甚至一个小小的喘息与停顿,无不紧紧揪住我的呼息与心跳。低吟浅唱之中,泪水慢慢从她眼角滑落,随着那眼泪,我已不知身在何处。
到“离魂”一折,那个风雨飘摇的中秋之夜,哀痛不仅击倒了杜丽娘,而且击倒了舞台下的所有观众。隐约之中,我听到强抑的啜泣。春香的搀扶,再也扶不起她的哀伤。她轻轻叹道:“禁了这一夜雨,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轻轻地,她转身而去。春香和母亲的哭声之中,她走了。当身披红衣的杜丽娘,从眼前飘然而过的时候,我知道,心已随她而去。随这昆曲而去。
省昆院长柯军曾对我说:“如果说戏曲是一件精细的家具,昆曲就是那件用丝绸绒布细细擦拭过,毫无尘埃的家具。无一处不光滑,无一处不妥协。徐云秀的杜丽娘,让我细细体验到了这种细致、清雅。一颦一笑,一字一泪,无不牵动心弦,并深入骨髓。坐在台下,我们看到的,是到极处的温柔,到极处的痴嗔,到极处的哀伤,到极处的沉痛。眼角的风情轻轻递给了唇际的微笑,笑意随着吟唱,在衣袂飞飞中,传给剧院最偏远的角落,并笼罩了每一个人。
是《牡丹亭》,是徐云秀的杜丽娘,给我一美至斯的昆曲。也从此之后,内心的深处,有了一个可以喘息的后院。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忙碌与烦乱。幸而,可以常去兰苑。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丝竹轻扬之处,生活的另一扇窗口,轻轻开启。(申赋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