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形杀》----一次电影与现实的亲密接触

(2009-08-09 22:08: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像&印象

    自从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国内电影人似乎越来越迷恋豪华的制作与玄乎的故事,所谓的大制作更是在功夫与古装里来回捣腾,几乎无一例外的对现实生活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便有些与现实相关的题材不是在叙事上扑朔迷离,就是用力过猛或是干脆尽显山寨之能事,原本在生活中充当主流的现实题材,却硬生生被电影创作者遗弃,沦为非主流与边缘化。

    作为当下为数不多的以关注现实为题材的影片,《无形杀》固然难以归结为精品,在混战的暑期档要赢得票房的佳绩也绝非易事。一来各大院线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放映场数尚是疑问,二来暑期档国内外众多影片上映,《无形杀》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赢得观众的亲睐仍是未知之数。但是仍对导演和编剧关注现实的创作态度表示肯定,《无形杀》上映的意义或许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

  《无形杀》以备受争议的“人肉搜素”为题材,融合了悬疑、刑侦、情感等众多元素,虽然不是大制作,明星阵容与宣传阵势也略显单薄,但依然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商业电影。而以网络与情感危机为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更增强了影片的时代感。特别是“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搜索”、“论坛发帖”等网络时代的生活场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得该片更加切合当下网民的生活状态。影片整体流畅,节奏掌控也适中,很多不露痕迹的幽默也非常到到位,整体效果还算不错。

   或许现实题材难免受到众多因素的掣肘,又或者是导演及编剧创作时过于谨慎,使得该片在表现形式上中规中矩,悬疑与推理没有完全按照商业片的路子走下去,在对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素”反思与探讨上似乎有刻意的克制与保留。影片整体风格上商业与文艺平分秋色,在很多线索的铺垫与交代上也是点到即止,而正是这种折中处理冲淡了影片的表现力,让影片的娱乐性及思想深度都打了折扣。同时在“人肉搜索”的题材上选择影响力一般的“情感出轨”,却刻意回避众多热点问题的探讨,难以引发观众更多的关注,题材本身的吸引力让票房期待蒙上了阴影。

   值得一提的是《无形杀》为现实题材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实验性的拓展,事实证明国内观众并不是只迷恋好莱坞绚丽的特技,观众眼中也不是都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观众更关注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等严肃话题的思考。关键在于电影创作者是否有诚意和用心来关注观众的口味,并以切合当代观众审美标准与价值观念的视角来表现当下的问题,既不要沦为说教的思想政治教科书,也不要背上沉重的反思与控诉。欣慰的是《无形杀》在这一层面上为现实题材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同时也希望这不仅仅是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