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不懂的一个秋字(图文)

(2009-10-11 13:33:41)
标签:

银杏

苍发

复水

秋光

秋雁

南山

干瘦的老头

屈原

淘潜

太白

校园

分类: 想浪就最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叶知秋。

 

 

 

  一个十足的秋,应该是个啥样子?

  面着这一番秋景,又应该以啥样的秋思?

 

  话回战国时候,动荡难平。一个干瘦的老头,倚长剑,执残杯,暮里归乡时,不禁吟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字是一行悲歌。

  再七百年,三国乱平。一个朝阳东上的时候,石几上一壶暖茗,一个干瘦的老头,斜目闲唱,唱的是“采菊东篱下”,后又是“悠然见南山”了,秋字成了淡闲的舒畅。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二百年后的一个下午,一个干瘦的老头,温在手上的是一杯酒,即兴是一首名句,抒发自己个的感叹,并以苍发在作别青春的豪志。这秋字让品做了离情。

 

  这几个干瘦的老头,都成了名的,也都做了古。他们用几个上口的字句,几段冗长的岁月,道出的那一个秋字却是千般不一,各有所得。

  大家都是知道的,岁月的更迭里,秋还是那样的秋。秋叶也一如从前的掉,南山下的菊花绝不迟开,雁南飞,雁南飞,以后也不会改变了。这秋光里的一道道山一复复水都没有变,也不会为谁而变。老头们的各有千秋的抒发,完全是把秋当了佐料了,一个秋字千种滋味。

  

  秋呀秋,这时的秋又会打动谁的心思,感染上了谁的色彩哟?

  人影在错落的变幻着,反复而周转着,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

 

  前几天去关注了银杏林,有黄的了,也有枯的了,还没到最佳时候。从去年的情况看,要看到银杏叶子的黄听到银杏叶子响,还要至少等一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叶知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叶知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