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的一个秋字(图文)

标签:
银杏苍发复水秋光秋雁南山干瘦的老头屈原淘潜太白校园 |
分类: 想浪就最浪 |
一个十足的秋,应该是个啥样子?
面着这一番秋景,又应该以啥样的秋思?
话回战国时候,动荡难平。一个干瘦的老头,倚长剑,执残杯,暮里归乡时,不禁吟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字是一行悲歌。
再七百年,三国乱平。一个朝阳东上的时候,石几上一壶暖茗,一个干瘦的老头,斜目闲唱,唱的是“采菊东篱下”,后又是“悠然见南山”了,秋字成了淡闲的舒畅。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二百年后的一个下午,一个干瘦的老头,温在手上的是一杯酒,即兴是一首名句,抒发自己个的感叹,并以苍发在作别青春的豪志。这秋字让品做了离情。
这几个干瘦的老头,都成了名的,也都做了古。他们用几个上口的字句,几段冗长的岁月,道出的那一个秋字却是千般不一,各有所得。
大家都是知道的,岁月的更迭里,秋还是那样的秋。秋叶也一如从前的掉,南山下的菊花绝不迟开,雁南飞,雁南飞,以后也不会改变了。这秋光里的一道道山一复复水都没有变,也不会为谁而变。老头们的各有千秋的抒发,完全是把秋当了佐料了,一个秋字千种滋味。
秋呀秋,这时的秋又会打动谁的心思,感染上了谁的色彩哟?
人影在错落的变幻着,反复而周转着,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一茬又一茬……
前几天去关注了银杏林,有黄的了,也有枯的了,还没到最佳时候。从去年的情况看,要看到银杏叶子的黄听到银杏叶子响,还要至少等一周。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