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对你说”
不好取个题目,借用原来语文老师给学生出过的作文题目“孩子,我对你说”。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题目,就极佩服同行们的精明:一个冠冕堂皇的题目,却又窥探了学生们的心理或秘密。因此这个题目只在和大家“同步”时使用过一次,因我讨厌对学生心理的这种窥探。本文是和《给女儿的出嫁嘱咐》一起写的,你们结婚前那天夜里,我一宿没合眼,在你大娘们姑姑们睡下之后,坐在电脑前给写了这么两篇。你的这篇当时没有发出,当时还比较粗糙。春节来了,放到博上,算是给你的一个新年“礼物”吧。只谈看法,没有秘密。
——为序
孩子,其实我不该要求你什么。我对女儿的教育任务早已完成而对你就根本不存在这个任务。但你是我的女婿,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已过时),现在应该是“女婿就是儿”,所以作为男人,愿意和你谈谈对男子汉、家庭等的理解及我对你的希望。
男人应该成为男子汉。古代男子汉必须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和雄心,若没有,那只是个“男人”,其心理就不健全健康。而在今天,一般人谈治国平天下未免太空泛,因为天下有米国人平,国家有主席治,普通人就只剩下“齐家”这个任务了。
不能小视“齐家”,因“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当代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干好自己的工作,这属“治国”内容,又与齐家相一致;二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这是本质内容。先贤们为什么把“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因为我们细细考量人的能力时会发现,一个人连自己的家都治理不好,他就很难治理一万个家(万户侯),更谈不上“治国”“平天下”。所以说,男子汉得先能“齐家”!
如何“齐家”?《大学》之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就告诉人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完整的顺序体系,而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一般人只记住“齐家、治国、平天下”,忘却了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只有记住完整的体系并努力去实现,才能达到最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前面讲了,“治国平天下”基本不需要,“齐家”便成了现代年轻人的最高要求。你大学毕业并已工作了,“格物致知”部分地完成,但不是全部,因为社会是所最大的学堂,还应该继续“格物”,继续关心和研究一切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诚意、正心、修身”,这是一个人终身的任务,必须不断地修行!如果说前面这些是对自己,而“齐家”便有了管理引导他人的任务。古人的聪明就在这里,先让人去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去管理他人,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都管理不好,怎么能管理好他人?所以贤者说:“最有能力的人也是最能控制自己的人”,绝对真理!同样,“家”不能“齐”而能“治国平天下”者鲜见矣!
如何“齐家”?需要齐家的学问,这又得回到前面,“格物致知”,研究问题。唯有如此,才算作一个男子汉。
另外,男人应该很阳光。前面说得有些虚,再说点实在的。何为阳光男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言行健康。健康的体魂是男人最基础的条件,需要有计划的锻炼;健康的心理是男人的基础内存,需要不断地学习、调整;健康的言行是男人的基本表现,需要审视与自省。敢于“自省”,敢于改变自己,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引导一个家庭走向阳光的最重要基础。成长就是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一生都在成长都在改变,很难说某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不成长不改变了。男人应该有责任心。这和“齐家”一致,要考虑家庭的健康发展,要关注家庭的所有成员,要心中有数,要有主张,要气定神闲,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只考虑自己,这就是男人的担当。男人应该宽容大度。男人要有胸怀,要大度,要包容,要忍耐,要礼让,要看得远看得准。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不是男子汉风格。男人也应该柔情。善良、宽厚、仁义是男子汉的基本内涵,且表里如一,不能对外人讲善良对自己的家人不善良——在外方正,居家柔情。粗犷是男人的普遍性,柔情却是个别性,男子汉具有这种个别性。
关于家庭。家庭是“齐家”的主要内容,需要研究。“一个家庭一重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由于受到局限,人们很难去比较、研究和发现,而家庭是否温暖是否幸福,需要个人去感受。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点:行孝悌,重感情,讲民主,讲平等;思想活跃,和谐融洽。齐家,必定对长辈尊重、孝敬;对平辈关爱、亲切;对晚辈呵护、教育;对爱人理解、体贴。齐家,讲究对家人的付出。你们结婚了,建立了家庭,让家庭温暖幸福快乐应该是最大的目标。因此要强化家庭观念,要学会说话,学会生活,学会经营家庭,学会经营爱,学会关心他人,不要简单地去理解事物。不希望你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那样太累),却希望你们能尊重对方互敬互爱。现代家庭成员是平等的,但又是相互关爱相互体贴的,否则便失去了家庭的基本含义。现代夫妇的关系应该是伙伴、朋友、爱人、亲人等多重关系的组合,而不是其他单一关系。家庭往往琐事多,都是鸡毛蒜皮,“齐家”就是处理好这些鸡毛蒜皮,调动家人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开心都舒畅!
据研究,除了原则性问题之外,家庭中最容易产生分歧的,也最容易由此产生隔阂的就是钱物和家务劳动。钱物对你们来说应该没啥,至少我们目前不可能需要你们的钱,这就去消了一项;而后就是家务琐事,其实也真没啥大活可干,然这细小活路需要天天做,这就要你们自己去掌握,别人很难给出恰当的说法。不管怎么样,都需要习惯彼此相互理解,习惯换位思考,习惯多为对方着想,习惯给对方带来快乐。懂得对方心理,理解对方好恶,调整、修正自己不被对方赞成的习性,这是充分体现夫妻二人和谐生活的关键。有人说“家是讲情的地方”,这话正确。
另一个影响“家齐”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情绪和爱好。古人讲:“三十不娶,四十不仕”,意思是“一个人习惯了光棍生活,再娶妻不适应;从未做过官,老大不小了再出仕肯定不行”,语过时而理不过。你们虽在当嫁娶时结婚,但由于有从小养成的一些习惯而不利于二人世界,会影响对方,所以好的情绪,健康的爱好也是“齐家”必备。譬如:“宅”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时髦字眼,其实得看什么人“宅”。老不出门是贵人,少不出门是废人。作为年轻人,天天“宅”着并不是好现象,因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结婚后必然经过一段不适应,经过调整才是两个人轻松生活的开始。
我跟女儿讲:‘不要试图改变对方’,跟你讲也一样。原来相处没有感觉不舒服,现在真正生活在一起了,会有很多的别扭,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碰撞磨合。这种碰撞磨合就是各自反省调整的过程。别想改变对方,只想调整自己。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说来容易其实很难甚至是痛苦。但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新家必然会有付出,且是在自己家里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改变不丢人,也是一个男人成长、成熟的表现。大丈夫能屈能伸说得就是这道理。
自我感觉有些唠叨,这是老了的原因,结合我给女儿写的一起看看,或有不当,但无坏心。总之,家和万事兴,千万个“家和”就是国家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儿子,好女婿,将来成为一个好爸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