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名改为“社区”又是一次对文化的巨大破坏!

(2010-03-11 11:15:09)
标签:

村名

村庄

社区

大前门

文化意义

分类: 羊眼看世界

    现在农村正搞“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俺有三个担心。

    一是很多村庄集合起来,成为一个更集中的“社区”。

    新中国六十年,我们的变化很大。城市从“改造”到“开发”,旧的街区在各地已很难见到了,这对于文化的迷失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大的也是难以弥补的遗憾。象北京的大前门前面新建的“旧街区”就给人说不出来的感觉:多少年来,一直我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破坏了,之后再去“恢复”呢?现在的各级领导人真可以说是天天出国,你们没看到吗?欧洲那古老的城堡、历史悠久的城市建筑你们不是也很欣赏吗?领导只顾“政绩”,商人只顾利益,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都割断啦!现在又转向了农村,如果再把村庄都搬迁集中成为大的城镇,在文化意义上的破坏将会与对城市的“改造”“开发”具有一样的作用!!

    二是“社区”这个名称。

    我们从农耕文明走来,农村是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历史上一直就有的村庄名称,发展到现在看来已经过时,新改造的地方要改名为“社区”,如“亓家庄社区”,这个名称有些不伦不类;同时被集中过来的“李家庄”、“桃村”、“杏花峪”、“黑山口”等等已经消失在“山东犟县亓家庄社区”里。人们记忆中的那些温馨的村庄名称将从历史上永远地消失,那种祖祖辈辈聚集在一起的“家族”村庄也不会再有,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化毁灭性破坏!!   

    三是让农民住高楼。

    试想:一个五百户人家的村庄就是个比较大的村庄,占地不少,如果建设一家一户的二层楼就不会节约多少土地;假如给这个村庄建设五、六栋小高层楼,原则上所有村民就都能住进去,再建设部分储藏室以放置工具等,一切问题就得以解决,还能节省不少的土地。但是,必须考虑造价!必须考虑农民的意愿!同时也要考虑“成本”,小庭院经济虽小,但毕竟有;而高楼不但一点也没有,还要付水费,煤气费等等;两项开支都不大,然一有一无叠加在一起就不算小了。官老爷们,这些情况你们考虑过吗?!只凭当官的头脑发热随便一想就算规划,就动工建设,一定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众多的新问题!!

    什么是文化?阿羊老人家认为“文化是人类一切言与行的积淀”。古老的城市街区就是这种积淀的集中载体,现在我们几乎把它“开发”没了,所以中国的城市除了一点点的地域气候特点以外已经几乎没有其他特点,全国一个样儿;古老的村庄也是这种积淀的集中载体,我们还要把它消灭掉吗?当若干年后再看农村又是全国一个样的时候,人们不会为现在的这个“破坏”感到遗憾吗?且,农民只要富了,或者政府只要肯给他们钱,他们的想象力远比“领导”和“专家”们丰富得多,一定会建设出一个多样的、具备各地风俗和地域特点的、具有崭新文化意义又不失传统的新农村!

    “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取名等等应该慎之又慎!

 

   相关文章:“被城市化”是对农民的无情掠夺——Kao Ta Niang De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叨叨
后一篇:送占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