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西佗的《编年史》

(2009-07-08 07:47:34)
标签:

太阳升起在1970

商务印书馆

汉译名著

塔西佗

编年史

分类: 品味书香

本文章被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博导推荐阅读!

新浪读书频道书评首页【人文历史】栏目博导推荐阅读该文!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博导推荐阅读该文!

"我下笔的时候,既不心怀愤懑,也不会意存偏袒,因为事实上我没有任何理由要受这些情绪的影响。"

塔西佗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塔西佗的著作,保存下来的有5种,其中3种是完整的短篇作品,2种是已经残缺的长篇历史著作。

 将《历史》和《编年史》合在一起,塔西佗所叙述的史事上起公元14年,下迄公元98年,大致包括了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在这两部著作里,塔西佗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所持有的批判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以史学家的眼光和洞察力,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黑暗面作了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揭露.塔西佗在西方史学史上第1次明确地提出了"抽离自我"、"超然物外"的客观主义治史原则,这是塔西佗史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对史学本体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这种治史原则的前提,是对历史真实的执著追求。塔西佗之前的西方古典史学家,尤其是古希腊史学家,已经成功地从具体的感性实践中抽象地概括出了历史学家应当秉持的最一般原则,即"求真求实"的原则;也归纳出史学的基本目标,即真实地记载历史的经验和过去的事实。这些古典史学家很少涉及历史的理论问题,即使讨论到某些理论问题,也都集中于探讨实现"历史真实"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有关如何处理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问题上。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发现了一些涉及史家本身的、妨碍再现历史真实的问题,但是往往只局限于从史学家个人的知识面的狭隘或者修养不足上去寻找答案,始终未能从中概括出造成史家记述失实的一般内在原因。


 在《编年史》一开头,塔西佗同样先指出了以往各种帝国史著作的缺陷,然后便立誓要为后世留下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填补真正的帝国史的空白。他写道:"我的计划是无忿无偏、以十分超然的态度,先叙述奥古斯都统治的末期、然后写到元首提比略及其继任者的时代。"他还说:"我下笔的时候,既不心怀愤懑,也不会意存偏袒,因为事实上我没有任何理由要受这些情绪的影响。"此书的写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5年至117年之间。全书共16卷,目前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第1卷至第4卷、第11卷至第15卷,以及第5卷、第6卷和第16卷的残篇。
此书所叙述的史事,始于公元14年奥古斯都之死和提比略继位,止于公元68年尼禄之死,恰好与《历史》的叙事年代相衔接,包括整个尤利乌斯―克劳狄王朝的史事。

 

《编年史》是塔西佗晚年的作品,从叙事的年代顺序上看,它叙述的内容早于《历史》,然而它的写作时间却晚于《历史》。这是因为:塔西佗开始写历史著作的时候恰好是弗拉维王朝垮台之后不久,弗拉维王朝(尤其是多米提安)的残暴统治,对塔西佗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他写《历史》是为了痛定思痛,是对一次痛苦回忆的记述。之后,他为了进一步探索暴政之所以演变、发展的经过,才又回过头来撰写了帝国初期的历史。

将《历史》和《编年史》合在一起,塔西佗所叙述的史事上起公元14年,下迄公元98年,大致包括了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在这两部著作里,塔西佗对自己生活的时代所持有的批判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以史学家的眼光和洞察力,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黑暗面作了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揭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