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的《风俗论》

标签:
太阳升起在1970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伏尔泰风俗论 |
分类: 品味书香 |
新浪读书频道书评首页【人文历史】栏目博导推荐阅读该文!
本文章被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博导推荐阅读!
新浪《文化漫谈》论坛置顶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出版从这里开始!工具书的王国!
学术出版的重镇!
跨越三个世纪的出版社!
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2周年纪念!
http://www.beijing.gov.cn/jhlzh/lzh/dmzn/wh/W020060904601600906378.jpg
法国人说过,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的确,在波澜壮阔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站在这一精神运动的前列,导引着运动的前进方向,被称之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写下了大量的文史哲和政论著述,抨击旧制度和教会的黑暗势力,宣传真理和理性,憧憬着一个民主、仁慈、自由的新社会的到来,在人类文明史上树立了一座思想的丰碑。伏尔泰的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思想是他的整个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风俗论》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
http://www.cp.com.cn/it/images/cbtd.gif
伏尔泰的《风俗论》虽然仍然没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写法,但终于开始正视非西方地区的历史与文化风俗。启蒙运动所打碎的并不仅仅是基督教和专制制度,也同样使每一种文明开始认识和理解自身之外的文明。《风俗论》所面对的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伏尔泰以理性为试金石,试图破除古老文明中的神秘信仰。在具体写法上,《风俗论》奠定了后世世界史写作的基本格局———以文明为基本划分单元,以研究地理为起始。
《风俗论》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进,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进。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这本书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
《汉译名著》珍藏版即将在今年八月上市!
http://www.booker.com.cn/mediafile/200902/03/F200902030848232713410836.jpg
新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套装 ▲
对国家社会而言:激动潮流、启发思想、奠基学术、建构文化!
对个人家庭而言:高文雅典、静水流深、彰显品味、陶冶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