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伦敦乡居日记】安家之种种琐碎

在酒店里住了三天之后,搬进空荡荡的新家。提前一个月从香港和武汉海运的箱子,却遥遥无期。
好在我们有经验,先打地铺。去宜家买了三个小垫子,买了枕头被子被套系列。现在有心一帮忙,省心不少。被我们称之为三只小熊的“小床”,很快就绪。
没有凳子,开始只能坐在楼梯上休息和吃饭,把楼梯坐成了猴山。还是去宜家,临时买了简易的桌椅,以解燃眉。开车去Croydon的宜家,一路景物依旧,很是感慨。
心一又是自告奋勇,一鼓作气,拼了两张椅子。我突然发现,让儿童参与组装宜家的家具,是极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训练。选择工具,循序渐进,距离丈量,空间想象种种,比死记硬背做题强得多。成就感更是无与伦比。
心一成了小帮手,真是一眨眼的事。上一次来伦敦安家,我们还得分头照料心一,焦头烂额。为了先把她安顿好。我们得先买好玩具和她的家具。一个小厨房,我曾组装了整整一天。
熟悉新家,也不是易事。看得出房东非常讲究。各式锅炉、压力泵、控制阀,软化水装置等等,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有个压力阀超了标准红线。我们和中介联系。第二天,工程人员便上了门。
在和中介交接钥匙时,我问,需要即刻换大门锁么?在香港和中国是如此。中介说,英国换房客很少换钥匙。这钥匙房东一套,中介手里一套,租客几套。有时工程人员上门,家里没人,就直接用中介的钥匙开门进去。我只得支吾道,嗯嗯嗯嗯。看来是天下无贼的架势。
第二天,壮汉工程师上门,很快解决了问题。壮汉得知我从香港搬来,摇头道,英国脱欧,人人都想搬走,你们却大老远从香港搬过来。又问,香港现在到底怎么回事?
手机卡必须得办。这么简单的事儿,跑了两趟。由于没有在英国的信用消费记录,我和绝大多数套餐绝缘。信用调查,费了我不少周折。宽带、电视、固话套餐也是如此,总算还是解决了,过几天安装。
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怎么丢垃圾。各区规矩不同。上次我们安家,按着垃圾桶上的指示扔就行了。只是大量纸箱,得劈小,折好塞进垃圾桶里。安一次家,足足劈坏我一把砍刀,才慢慢把家里的纸箱,化整为零扔掉。
这一次,门口大小四个垃圾桶一字排开。大垃圾桶的盖子颜色各异。实在搞不懂端倪。人迹罕至,没有上海“你什么垃圾”的人民战争盛况,扔垃圾扔得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好在昨天晚上去荒野散步,迎面走来两个60左右的夫妇,笑容可掬自我介绍,说是我们的邻居。前几天,我们只打过一次照面,没来得及攀谈。
男主人是一位退休飞行员,女主人也格外优雅。一番闲聊之后,我问了这个关键问题。垃圾怎么扔?我们不想因为垃圾问题,影响这个街区的形象。夫妇俩欣然把我们带回来,到他们家的垃圾桶边。解释道,绿盖子是普通垃圾,蓝盖子是可回收垃圾,褐色盖子是花园垃圾。小垃圾桶是食物残渣。小垃圾桶得放在大垃圾桶上面,以免狐狸来翻找。
每周有一天,工作人员会来收一个箱子的垃圾,交错进行。花园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周一次,其他的一周一次。到底哪一周收蓝盖子,哪周收褐盖子呢?男主人朗声笑道,他也记不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别人那天把什么垃圾桶拖到路边,照办就行。
各自寒暄后,回家。女主人回去,帮我们复印了区政府的垃圾回收宣传单,准备塞进我们信箱。我们在家里看见,连忙迎出来,连连道谢。
第二天,我把三个垃圾桶倒过来,扒来扒去,翻找一番,忍住恶臭,重新归类。总算知道垃圾怎么扔了,亦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