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一言行录 |
心一就读香港的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完全是误打误撞,却适得其所,皆大欢喜。
2014年,我们临时决定心一来香港9月入读小学时,已经是3月份,过了大多数国际学校的招生时间。当时,香港的国际学校学额极其有限,我们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孤注一掷。
还在英国时,我们曾申请了香港汉基的幼儿园。从英国申请入读香港的学校,较为容易。汉基是老牌国际学校,强调中英双语,颇具盛名。李嘉诚的孙子,马化腾、王菲的孩子都在此校就读。不过,我们回武汉后,贪图家乡的舒适,懒得折腾,便搁置下来,读了武汉的中芯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有理念、有情怀、有爱心。让我们非常庆幸。
当时我给心一读了大量绘本,却没有教心一认字,写字,自主阅读,也没做任何考试训练。心一6岁,来香港参加新加坡国际学校面试时,面对语文和数学两个小时的考题册,面无惧色地裸考,名落孙山。
天无绝人之路。我无意中在google搜索到Nord Anglia刚刚筹建的消息,便扑了过去。接待老师和蔼可亲,面试过程轻松友好,符合孩童心理。心一考完后,坚定地说,我喜欢这个学校。
Nord
Anglia是一个国际学校教育集团。在英国成立。60多所学校遍布世界各地。近两年,该集团把总部搬到香港,以关注中国市场。Nord
Anglia目前在中国有10所左右。北京、上海、广州英国学校均为旗下成员。香港的这所学校,因为“英国学校”校名已被注册,只能采用英文校名。
香港政府为了引进国际学校,采取近乎零租金的形式,收取象征性费用。学校属于非盈利性质,学费几乎是北京、上海英国学校的一半。当然,校舍、操场远没有内地学校巍峨、气派、开阔。
不过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其理念。我对这所学校校长的理念,完全认同,引为同道中人。心一入学第一年,我报名参加首届PTA家委会,作为大陆家长的代表,在校长面前混了个眼熟。
校长Mr.
Cooklin,和肯德基爷爷一般慈祥。有一次在教室里,问一年级小朋友(英式教育,5岁):猜猜我多少岁?孩子们一脸崇拜,仰头问道,有100岁了吧?校长哈哈大笑。
上个月底,心一年级毕业Party。临近尾声时,校长才端起盘子来吃自助餐。我们正和一位家长聊天,校长过来问我,我可以坐你旁边吗?当然受宠若惊。
心一在这学校五年,我通过阅读校长的每周致辞,与Mr.
Cooklin神交已久。校长的“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理念,深得我心。校长还强调“处处皆阅读”,报纸,广告,餐单,指示牌,说明书,只要有文字和图案,都可阅读。在生活中阅读,因阅读而热爱生活。这种理念超越了教学范畴,这是真正的教育。
Mr. Cooklin是苏格兰人,说话带苏格兰口音。偏偏我就喜欢苏格兰,听得格外亲切。我只知道他以前是苏格兰一所高中的校长,苏格兰校长协会主席,后来执掌墨西哥的一所国际学校。谈话中,我断定他是语文老师出身,喜欢教莎士比亚,注重文学的淘养。语文老师作校长,自然关注阅读。心一真是幸运。
心一学校每年举办很多与阅读相关的趣味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日。这一天,每位老师和同学,都装扮成自己喜爱的书籍主角,花花绿绿,喜气洋洋。整个学校,男生一半都变成了哈利波特。
还有book and
buns,烘焙及书籍大赛。把烘焙大赛和旧书市集结合起来,精神和物质食粮双丰收。学校图书馆还常年征集家长志愿者,去给孩子们朗读绘本。我有幸报名参加,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学校邀请了很多作家来学校,和孩子们分享阅读,写作与生活。有一位儿童作家说,我当年找不到自己喜欢读的书,就提起笔来自己写了。写作,就这么简单。心一受了鼓舞,也开始在电脑上,敲了好几部只开头没结尾的小说。
每次我去学校参加活动,总是被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所打动,那是发自内心由衷的快乐。当然,这些年来,也有家长把孩子转走,觉得学校的学业压力不大。这是家长的见仁见智了。对于崇尚自由人文教育的家长而言,这所学校是不二选择。
学校的另一特色是音乐。大多数孩子都是乐器高手。可惜心一一直抵触学习乐器。我们只有认了。孩子精力有限,有得必有失。尽管如此,学校每年组织全校学生登上香港的最高音乐殿堂 ---- 香港大会堂 ---- 进行音乐汇演。当心一也滥竽充数登台演奏,像模像样吹着长管,连很少参加音乐会的我和心一妈妈,身着西服晚装,竖耳聆听,也俨然高雅起来。
心一的国际视野,因这所学校而打开。现在刚放暑假,同学们在WhatsApp群里已是天南海北,多人语音通话的约定,得反复权衡时差。以前转学回国的同学们,依然在群里吆五喝六。永远的Nord anglia,心一她们最美好的童年,定格在这所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