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香港日记】流水账

分类: 香港生活录 |
香港,雨,潮湿。近来香港阴雨连绵,气温只在24度左右。穿T恤,风起时凉意袭人。想到周日和朋友约了去西贡出海滑水,肯定冻成狗。
上午,先去楼下会所读书。为了抵抗潮湿,香港的室内空调大多温度极低,与外界形成强烈反差。眼前,会所的玻璃上一片雾气,害得我还准备取下眼镜,擦拭一番。
读完Londoner。这种街头访谈性文字,极其口语化,读得很舒服。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多读多用通俗英文。我前半辈子,与书面英文和英语文学打交道,用起日常英文来,滞重,不流畅。想来格外惭愧。后半辈子,该真正使用英文了。去伦敦,看我跟村里酒鬼们谈笑风生!
听完30讲的美国大学讲座,“中东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决定找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古兰经》。上次在飞机上,实在无聊,听了听机上的有声书《古兰经》。古兰经朗读如同唱歌,天籁一般,卷着沙漠的苍凉之气。我不懂阿拉伯文,居然听得荡气回肠。宗教和音乐的结合,总是让我这不信教的人,魂飞魄散。
出门办点事。见楼下商场的一个角落,一位女子,面色苍白,坐在一张椅子上。几位保安关切地站在一边。两位救护车职员,推来一辆担架车,然后递给女子一面口罩。来来往往的行人,好奇,但匆匆地瞥了一眼,避开眼神,继续赶路。香港人的公共文明程度很高。不围观,是对当事人隐私最起码的尊重。
下午,和球友们打羽毛球。我技术水准进步极慢,颇为气沮。一是年纪大了;二是当年踢球左脚踝粉碎性骨折,影响我的急转急停,已是半残状态。三是近来姿势不对,导致肩膀拉伤,不得已还在作理疗。
这几年,全凭着低三下四人品好,才勉强混迹在球会里。也多亏了高手球友们的担待和鼓励。过一阵子,伦敦郊外的村子里,山中无老虎,我在当地的羽毛球俱乐部,少不得叱咤风云。
打完球,背着球包,买了一罐啤酒,穿过楼下的两座商场回家。放学的,下班的,逛街的,挤挤挨挨,川流不息。闲庭信步的,还有那个端着啤酒的中年老男人。
附近刚开了一家菜场。香港的菜场,叫wet market,很接地气,门面简陋,尽管气味浓重,地面湿滑,却物美价廉。香港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大的地区之一,但上、中、下各类消费档次和谐共处,各取所需。
心一自泰国旅游回来,喜欢上了莲雾。商场里的精品水果店,台湾莲雾98港币两个。心一嫌太贵,没买。好容易等到进了泰国的莲雾,50港币2个,我们买了。昨天才知道,那新开的菜场就在商场楼下拐角,莲雾卖20港币5个,后悔不迭。
附近的菜场大多较远,我们这些年很少去,只在商场超市购物。好容易开了这个就近的,我们却要离开了。我们如获至宝,争分夺秒赶去买了不少便宜货。
晚饭后散步,我踱去菜场,发现这里小超市的啤酒,惊人地便宜。燕京party,6小罐一提,只要12港币。两港币一罐?一块六人民币一罐啤酒?我喜滋滋地拎了回去。尽管口味不算太好,还是便宜得让人透心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