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畅销小说《一天》: One day
(2012-03-21 17:04: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有一搭没一搭地读着畅销小说 One Day。今天读到最后几章,缓缓展开的情节突起跌宕,女主人公竟然死了,颇感震惊。
我一路读来,以为不过是一部皆大欢喜的成长小说。坚持读下来,一是因为结构不错,每一章,选取二十年里的同一天,描述男女主人公的分分合合;二是其场景大多在伦敦,一些地名和说法读起来亲切。意外而凄美的结局,为小说增色不少。在我近来看的畅销书里,这本属上乘之作了。
我在网上查到该小说的中文简介,文字精准,转录如下:
“聪慧狡黠、出身平凡的爱玛,与俊美自恋的花花公子德克斯特原本像两道平行线,不会有任何交集。
大学毕业前夕的一天,两人短暂邂逅,称不上甜蜜,却深深印入彼此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此后每年同一天,伦敦、罗马、巴黎、爱丁堡,时空变换,他们焦灼、倾诉、挂念、幻想、安慰、伤害,总是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刻,一再错过。”
小说中译本译为《一天》,殊少意境,若是译成《那一天,这一世》,似更接近原文意旨。这本关于错过的小说,不知年轻的读者感受如何。我和书中人物年龄相仿,从1988年到2007,正是由年少轻狂,到洗尽铅华的二十年。物换星移,是中年人的心境与财富。
在我眼前,小说的每一章,二十年间的同一天,轻轻滑过,都是一错再错的青春。一本书,一天,二十年。突然想起席慕容的一句诗,“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掩卷叹息,仿佛回到席慕容遥远的忧伤。那是我们这代人欲述还休的无怨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