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高考,等等。。。
(2011-02-08 22:08: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读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吴相湘是1930年代北大历史系才子,后来去台湾。我比较喜欢他的文字,古朴雅正,立论公允。有一次在光谷书城,见过他的自传《三生有幸》,翻了一下,觉得没时间看,没买。现在闲下来,再去,已不可得,暗想识货的读书人还真不少。
读到章士钊一节。说章士钊1923年去伦敦,见到威尔斯,即H. G Wells。章士钊慨然道,中国科举制乃与民主精神最相契合之制度,却不幸废除。威尔斯告知章士钊,中国考试制之良美,将著之于《世界史纲》。
我没读过《世界史纲》这本经典,只十多年前读过其简史。也许当年英文水平有限,觉得没房龙文笔流畅,抑或是文学家治史,用小品文笔法,令我辈读得吃力。似乎不记得威尔斯隆重推出这一中国国粹,不知是否辜负了章士钊口沫横飞。
科举制,让寒门学子,一举改变命运,在中国这个非民主的土壤里,是难能可贵的一点民主种子。和现在的高考,是同样的道理。若是改革高考制度,像现在试点的推荐制,恐怕贫寒生徒,更无一跃龙门的指望。
又想到严复。他在1877到1879年间,作为海军留学生赴英国深造。在今天,这一身份当属炙手可热的海归。可在那时,出身不由科第,便没人看重。严复于是发奋研读八股文,怎奈三次乡试都不中,隔四年再考,依然名落孙山。后来花钱捐了个同知,相当于现在老总们撒点银子,买个EMBA之类,总算跻身士林。
想想这世界变化快。如今,哪里会有英国海归,复读三年参加高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