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碎

(2009-05-27 13:5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其本没有时间读书。有时会习惯性抄起几本闲书,随意翻翻。出差途中,有同事问,这么刻苦?殊不知,读书是我打发无聊的唯一办法。读点闲书,在我看来,和他人打麻将,打游戏一样,是件惭愧的事,不值一提。很怀念在高校教书时,读艰深的英文文学理论,痛苦却充实。如今的零散阅读,偶有所得,便是万幸了。

 

一. 董桥

 

胡乱翻看董桥的《近朝风日好》,读了很久都没读完。有一次,见张亚哲在读董桥的一套文集,香港出的,并大为称道,建议我去买一套。我这辈子还没去过香港,那里对我唯一的诱惑,便是中西合璧的书籍。心动了,身依然懒,也就罢了。

 

书里大多关于伦敦旧书店和旧书,一些文人,文事,我读得亲切。今天读的,却笔锋一转,谈起了赵清阁,苏雪林等民国闺秀,论及她们的画。我却走了神,心想,得开始教李心一画画了,首先要自己捡起绘画功底,没准还另辟蹊径。

 

毛姆的the moon and the sixpence,是根据高更经历写的小说。高更40岁才开始学画,最后依然成为大家。那我还不晚,即使未有所成,培养出李心一的审美眼光,也不枉无心插柳的一番折腾。

 

二. 唐诗翻译

 

前一阵,准备翻译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书到用时方恨少,开始恶补古诗词英译。我一向推崇许渊冲老先生,提倡韵律,也读过裘小龙,任治稷,辜正坤,顾向阳等人的翻译。此番在网上down下唐诗三百首的英译,却另有感触。

 

我不知译者何人,只知是个老外。初读,觉得毫无韵律,且过于直白,缺乏美感。细细品读之下,便觉最得英文神韵,中文理解也深厚。我对照着其他英译,发现中国人的英语还是隔了一层。

 

孙大雨先生的译文,(恕我无知冒犯),过于强调英诗韵律,显得咬文嚼字,不甚简洁。那老外给了我一个启发,凡是返璞的,便归于本真。从此觉得我自己的翻译,既缺乏孙大雨先生厚重,又更为做作,满是斧凿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李心一近况
后一篇:新华书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