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 |
分类: 杂谈 |
我忝为市人大代表,又是最年轻的几个之一,一直诚惶诚恐,不知如何履职,以名副其实。参加过几次视察,权当积累经验,以期今后有所发挥。
昨天参加“全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情况通报会”,听取市建委主任的报告。苦雨凄风中,路上居然没堵车,提前到达。报告厅主席台上,市人大主任,以及副市长等赫然端坐。近4个小时,与我们面面相对,神色凛然,泰然不动。不能发短信,无从舒展哈欠,做领导殊为不易。
建委主任器宇轩昂,谈吐不俗。听说是高校里出身,没有典型的官僚气。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单纯地照本宣科,长篇大论,而是运用PPT,电脑操作纯熟,有点学术报告意味,令人眼前一亮。谈到武汉将有三个大型火车站,天河机场成为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过江隧道进展顺利,大家为之振奋,充满期待。
不过,建委首先展示成绩,领导最后总结发言,占去大量时间,其间人大代表纷纷举手,置疑问诘,虽气氛热烈,只有区区半个小时,大多意犹未尽。应该事先分发文字资料,再当场做适量图片补充,以节约时间。
领导比较专业,对代表提出的具体细节问题,都能知晓和解答,令人满意。只是次第作总结,嫌冗长繁复。一位领导讲完,语重心长。众人见天色渐暗,开始收拾桌上资料,不料话筒又转到另一位领导面前,言之谆谆。当领导语气加重,声调提升,预示结束,大家如释重负,纷纷披上外套。谁知又一位领导坦然接过话筒,高屋建瓴,作总结之总结, 面无惧色。
目前,人大地位加强,民主进程正在起步。代表们不少直言不讳,敢说敢为,也不断为本行业和本地区争取利益。在代表发言环节,颇有英国下院议员置疑首相之风。有代表质问,“某某路,为了迎接城运会开工,城运会结束便停工了,是修还是不修?什么时候修完?”“某某事,问建委,说交委管,问交委,说建委管,到底谁管?”这类问题,此起彼伏。
中国之事,因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权利又从上至下,官阶因此层级繁复,必然出现治官的官多,治事的官少。中央,上级一腔赤诚,而地方,下级或推委或掣肘,事竟不成。有些问题,我看到主管副市长都急了,当场拍板,“我今天在这里说个狠话,不论多大的困难,这个事情一定要解决,这么多年了,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主任们神色凝重,频频点头,却面露难色。我也不乐观。中国很多事情积重难返,不是领导发了话,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