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肾脏 降压先行
(2009-06-08 13:03:01)
标签:
健康养生肾脏肾病汪涛 |
分类: 博主文集 |
自2006年,国际肾脏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将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病日”。今年3月12日将是第4个“世界肾脏病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降低血压”(keep the pressure down)。
守护肾脏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就本次“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汪涛教授。
高血压与肾病:互为因果
汪涛教授告诉记者,高血压与肾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血压越高,对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就越大,因此高血压是引起肾脏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肾脏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很多肾脏病病人,如果控制得好,不出现高血压,他们的肾脏恶化速度非常缓慢,这样可以节约很多医疗费用。如何阻止肾脏病发生、发展,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血管损伤,包括肾脏血管,高血压导致动脉狭窄,从而引起缺血性肾损害,这种情况目前在西方越来越常见。一方面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肾脏损害的病人会患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一旦受损,其排盐的能力下降,体内盐就会大量堆积,进而导致高血压。肾脏缺血后,会激活人体血压增高的一些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肾脏一旦缺血,就会产生这些激素,导致血压升高。肾脏功能越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就越高。如果肾脏病变进展得快,血压升高后对心脏、大脑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血压是肾脏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肾病又导致和加重高血压”,汪涛教授认为,“今年把‘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定位降低血压,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控制高血压真的很重要”。
糖尿病与肾病:关系密切
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也非常常见。首先,血糖控制得不好,或即使是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糖尿病病程很长,血管也一样会发生变化。肾小球里面的细胞会肥大,影响肾小球的滤过膜,导致肾脏的功能出现障碍。
据汪涛教授介绍,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快慢,与病人的血糖、血压控制关系密切。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病人往往合并高血压。因此,高血压、高血糖会导致肾脏破坏严重。这几种情况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糖尿病病人是肾病的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高血压、高血糖等这些疾病都有共同的土壤,起病的因素很多时候都非常相似,如吸烟、高盐饮食、高蛋白饮食等。病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疾病,也就是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血糖,还有肾脏病。这些因素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糖尿病病人如果发展到肾脏损害阶段,其他很多脏器也会出现问题,眼、足、心、脑等并发症也会随之而来。出现肾脏损害后,会加重这些并发症。出现肾脏损害后,排盐会减少,血压很容易升高,造成脏器的进一步损害。
防治肾病:提倡三级预防
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进而导致尿毒症,目前在临床上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汪涛教授所在的北医三院紧邻海淀区学院路,地处高校密集区。“目前大学的教师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很多人都出现了高血压,我们科收治的病人大多为缺血性肾损害,这是比较独特的,可能是与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关。像别的医院肾内科,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会比较多”,汪涛教授谈到,“防治肾病,我们提倡三级预防”。
1.初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饮食需要更合理,体育锻炼也必须适当地安排。比如,盐的摄入非常重要。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普遍地消耗热量比较少,而盐的摄入比以前更多。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排盐的能力本身就会逐渐下降。因此,糖尿病病人必须严格限制每天的盐摄入量。专家同时指出,乱用药也会导致肾脏损害。不单单是某些中药,很多西药也会损害肾脏。无论是抗菌素、降压药等,都有可能导致肾脏损害。所以,病人一定不要自己到药店买药,而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专家简介
汪涛,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肾内科主任。长期从事腹膜透析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擅长腹膜透析、疑难危重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管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