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感动你的心
(2009-06-03 13:52:52)
标签:
胰岛素泵血糖美敦力海跃承德王立东健康 |
分类: 博主文集 |
一位普通的内分泌科医务工作者,一位不幸身患糖尿病却依然坚强乐观的花季少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之间却结下了母女般真挚的情谊。一封感人至深的求助信,一份难能可贵的医患深情,曾经,也正在感动着无数人。
用爱感动你的心
仲秋的承德,漫山枫叶即将泛红。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王立冬主任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专程从县城赶来的王海跃和她母亲。14岁的她,是河北省第一位接受美敦力公司捐赠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儿。
妈妈,我自己能行
现在的小海跃,俊俏而可爱,脸上始终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丝毫看不出她是一名戴泵的1型糖尿病患者。谈话中间,记者也时刻被她的乐观和真诚所感染。但谁又能想到,海跃和她的家人经历过怎样的艰辛与坎坷。
王海跃出生在承德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奶奶长期瘫痪在床,父亲挣的钱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不甚宽裕,但一家四口过得和睦美满。2005年中秋节前后,妈妈发现9岁的海跃总是昏睡,体重突然迅速下降,吃的却挺多。送到承德县医院,发现血糖已经高达24.0mmol/L,尿蛋白出现“++++”。当时县医院没有接收,直接转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但治疗7天后,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之后,又相继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北京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
海跃刚确诊1型糖尿病时,一家人全懵了,简直束手无策。她母亲告诉记者:“海跃那时一直昏迷,我成天就是以泪洗面,好在孩子的父亲比较有主见”。当时要打胰岛素,第一针本来是妈妈给她打,但刚开始操作不熟练,十多分钟都扎不好。海跃就说:“妈,还是我自己来吧。”就这样,从打第一针胰岛素开始,包括每次测指血,都是海跃自己动手。“这孩子比我还坚强”,妈妈一直这样说。
海跃刚得病时,凡是可能升高血糖的食品,像水果之类的,家里一概不买。海跃有时从外面买来好吃的,回来都塞给她姐姐。她自己说:“姐姐你吃吧,我看着你吃,就跟我自己吃一样。”据她妈妈介绍,海跃住院时,探病的亲友送来了水果等食物,家里人也一口都不吃,就怕孩子看见了心里难受。“看着那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能吃,真是特别可怜,为这事儿,我跟她爸没少在病房外掉眼泪。”海跃却一个劲儿地劝父母:“爸妈你们吃吧,看着你们吃就算我吃了。”有时候海跃手里把玩着那些好吃的,左看右看。虽然特别想吃,但她却能控制自己。
当不幸再次来临
王立冬是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2005年10月,正是海跃的家人慕名找到了她。当时入院时,海跃已经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因为她是1型患者,我就建议她采取多次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同时也告诉她,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是戴胰岛素泵”,王主任回忆说。当时,装一台泵要花39800元。因为的确拿不出那么多钱,海跃的家人说需要考虑一下。
王立冬主任再次见到海跃,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这一次,海跃的母亲带着孩子直接到病房里找到了王主任。这段时间,海跃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因为孩子正值青春发育期,血糖比较“脆”,波动很大。虽然在家里也打针,最多的时候一天打5针——早晚用中效胰岛素,三餐前打短效胰岛素,但血糖仍旧无法达标。王主任再次建议海跃接受胰岛素泵治疗。谁知,海跃的母亲突然当着主任的面哭了出来。原来,海跃的父亲已经因车祸而去世。由于多次转院,海跃的家里已经借了不少外债。“她父亲活着的时候,靠着他那份工资,家里总算是有经济来源。但现在,装泵对于海跃以及她的家庭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虽然平时接触过很多糖尿病患儿,但王立冬主任对小海跃的印象格外深刻。“刚跟海跃接触时,觉得她与其他患病的孩子不同。她特别懂事、乖巧,从来没有因为打针、测血糖而难受过。每一次见到她,都是那样乐观,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如果加上测血糖,海跃每天要挨上10多针,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痛苦,海跃坚持了1年多。“正是被海跃这种顽强的精神,和对健康生活的强烈渴望感动着,我也非常希望能给她一些帮助。”
一封信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虽然决定帮助海跃,但王立冬主任明白,靠她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我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胰岛素泵的生产厂家写了一封信,想问问他们,海跃这种情况是否能得到帮助。”在信中,她写道:“女儿曾经问过我:‘妈妈,是不是心灵的翅膀不被折断,就一样可以飞翔啊?’是啊,海跃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有那么多人关心她、爱她,我相信她心灵的翅膀永远不会被疾病所折断。衷心地希望,我们能一起携手努力,为海跃的健康重新插上翅膀,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美敦力公司收到了这封求助信之后,立刻将它发在了公司内部的网站上。很多员工看到这封信,都被小海跃的不幸遭遇和她的坚强不屈所感动,更被王立东这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深深打动。终于,该公司决定为海跃无偿捐助一台最新型的胰岛素泵,并免费赠送一年的耗材。
据王立冬主任介绍,海跃戴泵以后,血糖控制得很好,绝大多数时候,血糖都已经达标。但后期的医药费仍需海跃的家庭自行承担。“在此,我也希望能有胰岛素的生产厂家向海跃伸出援助之手,为她解决胰岛素的来源问题。”她还告诉记者,能让像海跃这样的一批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胰岛素泵的捐助,这也是她做这件事最大的收获,也是最令她欣慰的事。据记者了解,海跃的母亲下岗之后,只能靠打工补贴家用,更多时候是向亲友东挪西凑。就连已经上大学的海跃姐姐,也要在课余时间绣十字绣打工挣钱。
小海跃告诉记者,一路走来,她最想感谢两位“妈妈”:“首先要感谢我的妈妈,是她帮助我走过了这段路;还要感谢我的‘干妈’,是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因为有了泵,我的血糖才能控制得这么好。”
您能否想到?海跃为本期杂志拍摄封面照片时,穿的是姐姐为她买的仅值20元钱的上衣。然而,奢华的外衣此刻对映衬她的美丽却显得毫无意义。在此,让我们也衷心地祝福海跃,一生平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