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睡眠还好吗?
(2009-05-27 15:09:47)
标签:
健康 |
分类: 博主文集 |
今天,你的睡眠还好吗?
2008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生活”。事实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睡眠问题。据媒体报道:如果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风险将增加3倍。睡眠时间的多与少真对糖尿病有这么大的影响吗?记者就这一问题咨询了的呼吸科与运动医学专家,意在通过专家的指导,使大家提高对睡眠质量的重视。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睡眠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国食品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
前不久,很多媒体相继转载了国外的一项研究成果: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这一结论是在对1100多名中老年男性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果显示:每晚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一旦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多!事实果真如此吗?日前,记者带着这一问题专门咨询了相关关专家。
睡得太多与太少都不好
韩教授告诉记者,睡眠时间的长短的确与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联系。虽然不同的研究得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可以确定:睡得太多与太少都是对身体不利的。一般说来,普通人每晚睡眠7.7小时是比较适合的;睡眠时间少于7个小时的人发生肥胖的几率更高,尤其对儿童更是如此。睡眠时间还与人体内瘦素分泌有关,而后者的主要功能是对机体的能量平衡和体重进行调节。瘦素水平的变化与人体脂肪重量成正比,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突变可导致病态肥胖。
另一项研究显示,和那些每天睡眠时间为7至8小时的被调查者相比(如图1),那些每天只睡5个小时或是更少的人,其患糖尿病的危险要高出2.5倍;那些每天睡6个小时的人,其患糖尿病的危险要高出1.66倍;那些每天睡9个小时或更多的人,其患糖尿病的危险要高出1.79倍。相应地,这些人出现葡萄糖耐量损害(IGT)的危险较之睡眠时间正常的被调查者,分别高出1.33倍、1.58倍和1.88倍。
糖尿病与呼吸暂停综合征
根据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确诊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是其他人的2.5倍以上,并且睡眠呼吸暂停程度越严重,得糖尿病的危险性也相应越大。那么什么是睡眠呼吸阻塞暂停综合征呢?它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具体临床表现可归纳为:①白天:嗜睡,头晕乏力,精神行为异常等;②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气,多动不安,多汗等;③全身器官损害表现:高血压,冠心病,精神异常,糖尿病等。由此可见,我们俗称的睡觉打呼噜只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症状。
病友失眠该怎么办?
对于如何改善睡眠,韩芳教授指出: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的病变。在治疗原则上,降低血糖是第一位。第二,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要过度焦虑。第三,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有睡眠障碍,如因肥胖引起的打呼噜、憋气等。如果真的存在睡眠障碍,应到医院的睡眠中心就诊。要知道,睡眠好,对于糖尿病治疗也有促进作用。如果是轻度的糖尿病患者,我们会先治疗其睡眠呼吸暂停,同时考虑控制饮食等一些基本的治疗。必要时考虑使用呼吸机治疗。如果糖尿病比较严重,同时伴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就会和内分泌科医生一起来解决。作为睡眠方面的专家,韩教授很希望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内分泌科的医生,甚至神经科的医生,大家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多一些沟通。
自我调节是关键
杨教授认为,睡眠不好的人关键还是要从个人的生活节奏上去调整。尤其是晚上不要做思维性很强的工作。杨教授举例说,他为自己立的一条原则是晚饭以后不再做有关业务性的事情。第二要在本身的饮食结构上要调整好。因为这一点会影响到身体的很多方面,包括睡眠。因为内分泌代谢方面的患者,与饮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饮食结构调整得越合理,自身内分泌的稳定性就越好。第三是控制情绪。糖尿病患者受情绪和外界变化的影响特别大。每到一个季节转换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同样会影响到睡眠。那么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其保持与环境的适应,这是非常重要的。第四是运动。每天要有适当量的运动。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和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其实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保持规律的运动时,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提高,这对抑制血糖的升高就会有很好的作用。整体来看,要解决睡眠是一个生理调整的问题。
另外,如果睡眠的确存在困难,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比如褪黑素等,但不推荐使用安眠药物,因为它们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